平粜及借种,诸政命齐施。
我身纵北来,我心每南驰。
夏非截漕时,灾重不可泥。
与我共治者,宁非良有司。
体此在抱心,推行其善为。
补仓(bǔ cāng)的意思:补充库存或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需求。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常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恬淡平和,不激动,不急躁,不轻浮,保持内心的平静。
乘时(chéng shí)的意思:抓住时机,利用时机。
凤阳(fèng yáng)的意思:指光明照耀,气象万千的美好景象。也用来形容人的容貌出众,风采独特。
缓急(huǎn jí)的意思:指对事情的处理要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来决定,不可以操之过急或拖延。
积贮(jī zhù)的意思:指长期勤劳工作并积累财富或物资。
监门(jiān mén)的意思:监狱的大门。也指监狱的管理机构。
将无(jiāng wú)的意思:没有将来,没有希望
经见(jīng jiàn)的意思:见多识广,经验丰富。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目睹(mù dǔ)的意思: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某个事件或情况。
平粜(píng tiào)的意思:指平定叛乱、平息动乱。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亲历(qīn lì)的意思:亲身经历,亲自经历过的事情。
所属(suǒ shǔ)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属于特定的范围、类别或归属。
推行(tuī xíng)的意思:推动并实施某种政策、计划或措施。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瘟疫(wēn yì)的意思:指疾病蔓延,泛指严重的疫病。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夏五(xià wǔ)的意思:指夏季的第五天,也用来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向隅(xiàng yú)的意思:指被逼到绝境,无路可退。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降旨截漕十万石为徐州凤阳各郡县仓储之备诗以言志》。诗中表达了对徐州、凤阳等地因灾荒而民众饥馑的深切关怀。弘历下令截取漕粮十万石,作为这些地区的仓储准备,旨在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诗中提到“加赈至夏五,民犹未免饥”,反映了当时灾情的严重性,即使在夏季五月份,百姓仍然面临饥饿。接着,“平粜及借种,诸政命齐施”表明了政府采取了包括平价销售粮食和提供种子在内的多种措施,以缓解民众的困境。
“常平虽积贮,展转将无遗”则指出虽然有常平仓这样的储备机制,但在灾情面前,这些储备可能很快就会消耗殆尽。弘历自述“我身纵北来,我心每南驰”,表达了他虽然身处北方,但心中时刻挂念南方受灾地区的情怀。
“彭城实亲历,瘟疫方乘时”提到了亲身经历彭城(徐州)的疫情,进一步强调了灾情的紧迫性。“不待监门图,目睹嗟流离”描述了亲眼看到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
最后,“分贮补仓缺,缓急可赖之”提出将截取的漕粮分发存储,以备不时之需。“与我共治者,宁非良有司”表达了对负责救灾官员的信任与期待。“体此在抱心,推行其善为”则是对救灾行动的总结,强调要将这份关怀与善行贯彻到底。
整首诗体现了弘历作为君主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责任感,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决心。
往岁慕幽隐,兹晨适云林。
倒屣荷主意,下榻情何深。
取琴为君弹,唐虞有遗音。
感子旷达志,涤我尘烦襟。
雨过池草生,窗虚松竹阴。
倚槛俯流水,开轩听鸣琴。
芳春集嘉燕,酒至还自斟。
爱客畏言别,维舟睇遥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