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道穷(dào qióng)的意思:指道路走到尽头,无路可走,形容处境困难,无法挽回。
方策(fāng cè)的意思:指策略、办法、方案。
公忠(gōng zhōng)的意思:公正忠诚,忠心耿耿。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灵方(líng fāng)的意思:指智慧高明、见解独到的人。
庐陵(lú líng)的意思:庐陵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后来成为一个用来形容人们的家乡或故乡的成语。它代表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生报(shēng bào)的意思:指自行报仇,主动为自己讨回公道。
涑水(sù shuǐ)的意思:涑水是指踏水而过,也可以比喻克服困难、顺利度过难关。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宿望(sù wàng)的意思:长久以来的愿望或期望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先正(xiān zhè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能预料到结果,也指事先做好准备。
一篑(yī kuì)的意思:一篑指的是一次努力,一次行动所带来的成果。比喻只需一点点努力或一次小小的贡献,就可以取得重大的成就。
载笔(zǎi bǐ)的意思:用笔写字或画画。
-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学者夏孙桐所作,名为《赵次珊馆长重逢乡举之年同人各以诗纪奉呈二律(其二)》。夏孙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赵次珊馆长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赞扬了赵次珊馆长的声望和忠诚,指出他不仅在官职上有所建树,更在文化传承上肩负着千秋大任。接着,诗人提到即使在晚年面对艰难挑战,赵次珊也未曾放弃自己的职责,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夏孙桐进一步表示,即使古人有灵,也会对赵次珊的行为感到欣慰;而作为后世的自己,也愿意效仿他的爱国之心,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最后,诗人坚信历史会记录下这一切,给予赵次珊和所有为国家付出的人们应有的慰藉,不必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遗忘。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赵次珊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和国家责任的深情呼唤,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弃妇吟
女子惮远适,临别常依依。
忆昔妾来此,掩泪牵母衣。
朝别父与母,夕见姑与舅。
区区一寸心,生死为君妇。
采桑起执筐,洗手归作羹。
三岁靡室劳,归宁且未遑。
归宁且未遑,嗣君适远道。
晨昏贱妾侍,颇谓妇窈窕。
吁嗟泰山阿,长松萦女萝。
吁嗟彼何人,中乃施斧柯。
东家有贤女,鸳鸯新结侣。
人生实有命,伤余何妒女。
木落无还枝,妇弃无还期。
但祝舅姑寿,妾请从此辞。
念君隔两地,思君落双泪。
妾去君心伤,愿君遣情累。
褰裳登长途,回首见小姑。
小姑哽不语,无力回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