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刹(bǎo chà)的意思:宝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宝指的是宝藏、宝贝,刹指的是佛教寺庙。宝刹的基本含义是指珍贵的佛寺,也可以引申为珍贵的地方或事物。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吹发(chuī fā)的意思:形容风吹草木摇曳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不稳定的局势或动荡的情况。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惊鸟(jīng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或动物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流叶(liú yè)的意思:指事物像落叶一样流动变化,形容事物变幻无常。
鸣钟(míng zhō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激昂,如钟声鸣响一般。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石溪(shí xī)的意思:指水流经石头之间的小溪流。形容水流清澈明亮。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西崦(xī y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睛大而明亮。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珠林(zhū lín)的意思:指才子、文人聚居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时期游览西山诸寺的所见所感。首句“东峰西崦鸣钟近”,以“东峰”与“西崦”点出游览的地理范围,而“鸣钟近”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氛围。接着,“宝刹珠林处处来”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寺庙比作宝刹和珠林,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富丽。
“松径驻骖僧吹发,石溪流叶寺门开”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游览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松径之上,马匹停驻,僧人吹发,生动描绘了僧侣的生活场景;石溪之畔,落叶随溪水流动,寺门仿佛自然开启,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
“始惊鸟道看难到,渐入云根兴转催”两句,通过“始惊”与“渐入”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从惊讶于难以到达的鸟道,到逐渐深入云雾缭绕之处,内心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上,也反映了作者在精神层面的探索与升华。
最后,“年去尚嗟筋力在,夕阳重上最高台”两句,表达了作者虽已年长,但仍然珍惜每一次登高望远的机会,体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夕阳西下,再次登上最高台,既是对美景的不舍,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游览西山诸寺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