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释子以禅会图贶余者此图即今驸马都尉李公所制绘故杨大年刘子仪及都尉环禅师等信一时之盛集瞻叹不足因成纪咏》
《有释子以禅会图贶余者此图即今驸马都尉李公所制绘故杨大年刘子仪及都尉环禅师等信一时之盛集瞻叹不足因成纪咏》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法集初地,工毫构妙缘。

星占世外聚,月写相中圆。

指指谁标谕,心心默传

惟应阿堵处,俱是到忘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堵(ē dǔ)的意思:指人对权势者或有势力的人表示恭敬、顺从。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法集(fǎ jí)的意思:指法律条文的集合,也可指法律的总称。

默传(mò chuán)的意思:默默地传递信息或知识,不通过口头交流。

世外(shì wài)的意思:世外意指远离尘嚣的世界,指的是远离尘世、宁静幽远的地方。

忘筌(wàng quán)的意思:忘记了渔网,却记得了渔框。比喻人只记住了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相中(xiāng zhòng)的意思:指看中、选中、喜欢上某人或某物。

心心(xīn xīn)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感觉或情感。

星占(xīng zhān)的意思:指通过观察星星的位置和运动来预测吉凶祸福。

翻译
超越初始之地,精巧地构造出美妙的缘分。
星辰聚集在世外,月亮描绘出内心的圆满。
每个手指都似乎在传达某种信息,心中默默传递着秘密。
只有在那个无言之处,才真正达到了忘却言语的境地。
注释
地:初始之地。
工毫:精细的手法。
构:构建。
妙缘:奇妙的缘分。
星占:星象占卜。
世外:世俗之外。
月写:月亮映照。
相中圆:内心中的圆满。
指指:每个手指的动作。
标谕:指示或寓意。
心心:内心深处。
默传:无声地传递。
阿堵:这个(古汉语中对‘无’的称呼)。
忘筌:忘记捕鱼的竹篓,比喻达到无需借助工具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描述的是禅师们围坐图中的一种场景。诗中的语言优美,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禅意。

"法集超初地,工毫构妙缘" 这两句描绘了禅师们对佛法的修习和理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他们在细微之处也能领悟到宇宙间妙妙的因缘关系。

"星占世外聚,月写相中圆" 则是用天文现象来比喻禅师们超凡脱俗的修为和他们之间纯净无染的友情,就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聚集,以及明月之下所书写的情谊,都显得那么圆满和谐。

"指指谁标谕,心心自默传" 这两句表达了禅师们以点化机、心传心的方式来交流佛法,没有语言也能相互理解,这是禅宗特有的直接传授智慧的方法。

"惟应阿堵处,俱是到忘筌" 最后两句则指出在这种超脱世俗的修行状态中,所有的名缰都被遗忘,不再受任何束缚。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们集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宗文化深刻的理解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佛教与世俗生活相互交融的特点。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三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

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

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

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

山林与泉壤,自古长太息。

(0)

十样花·其三

陌上风光浓处。日暖山樱红露。

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流莺偏嘱付。

(0)

卜居

东邻西舍两三家,簌簌墙头落枣花。

惭愧画梁双燕子,笑人今日又天涯。

(0)

别陈之纲李得之南子荣

已兆池鱼祸,尚多风鹢过。

寄与远游人,莫待赆行货。

(0)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八十九懒

交有书堪绝,师何记可嘲。

不僧亦不俗,似痴还似高。

(0)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八十醒

暂出陶陶境,那禁种种愁。

举觞邀明月,却带醉乡侯。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