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月》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静谧之景,充满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安得妙画师,画取明月夜。”开篇即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捕捉到月夜美景的画家的渴望。这里的“妙画师”不仅指技艺高超的画家,更寄托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无限憧憬,希望有人能将这月夜之美定格于画布之上,让这份美好得以永恒流传。
“将期月暗时,展向松窗下。”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理想的观赏场景。在月色朦胧、万物皆隐之时,诗人想象着将这幅画作展开于松窗之下,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样的设定不仅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与向往。通过这样的场景设置,诗人巧妙地将人、画、自然三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月夜美景的向往和对理想观赏场景的构想,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美的追求与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渴望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无限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林世宁
有美丘园俊,高风表七闽。
持身恒礼度,教子总儒绅。
花月寻常酒,台池上下春。
甲过年在戍,木坏月临申。
地煖原无雪,轩空不见人。
海山波雾惨,猿鹤怨惊频。
丹荔逢时熟,红蕉浥露新。
可悲惟节物,触目转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