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稽 亭 山 寺 僧 唐 /张 籍 师 住 稽 亭 高 处 寺 ,斜 廊 曲 阁 倚 云 开 。山 门 十 里 松 间 入 ,泉 涧 三 重 洞 里 来 。名 岳 寻 游 今 已 遍 ,家 城 礼 谒 便 应 回 。旧 房 到 日 闲 吟 后 ,林 下 还 登 说 法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台(fǎ tái)的意思:指法度严明,治理有方,行事公正的台子。形容一个人才干出众,能够公正处事。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礼谒(lǐ yè)的意思:礼貌地拜访或问候。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曲阁(qǔ gé)的意思:曲阁是指建筑物中弯曲的走廊或阁楼。在成语中,曲阁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绪。
三重(sān chóng)的意思:指事物重复出现三次或层次分明,表示程度深厚、重要性高或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闲吟(xián yín)的意思:指闲暇时吟咏诗词或欣赏音乐的休闲活动。
倚云(yǐ yún)的意思:倚靠在云上,形容高傲自大的样子。
说法台(shuō fǎ tái)的意思:指言辞、说话的方式或方法。
- 注释
- 师:指代老师或僧侣。
稽亭:地名,可能是一个寺庙的所在。
高处寺:寺庙位于高处。
斜廊曲阁:弯曲的走廊和阁楼。
倚云开:仿佛与云相接。
山门:寺庙的正门。
松间:松树林中。
泉涧:泉水汇聚的小溪。
洞里来:源自山洞的泉水。
名岳:著名的山脉。
遍:全部。
家城:家乡或家族聚居的地方。
礼谒:拜见或参拜。
旧房:过去的居所,可能指寺庙内的住所。
闲吟:悠闲地吟诗。
说法台:僧侣讲经说法的地方。
- 翻译
- 老师居住在稽亭高处的寺庙,斜廊曲折的阁楼直抵云端。
穿过十里松林进入山门,泉水从三层洞穴中涌出。
名山大川已经游历完毕,回家省亲拜祭后就可以返回。
等到探访旧居的日子,我会在闲暇时吟诗,然后再次登上讲经的法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稽亭山寺的生活景象。"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两句通过对寺庙建筑的描述,展现了寺庙所处的高远和庄严,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山门十里松间入,泉涧三重洞里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美景,山门至松树之间的距离以及泉水流过洞穴的声势,都让人感受到一股清幽脱俗之意。
接着,诗人写道:"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表达了对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和即将返回家庭所在城市的礼节性质。这种转变也许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或是现实生活中的回归。
最后两句"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则描绘了僧人在寺庙中平静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佛法修行的执著。这里的"旧房"可能指的是僧人的居所,而"林下还登说法台"则是表达僧人回到自然之中,继续进行佛法的修习和传授。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而且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鲜于安抚□□劝酒
固陵江上,暮云急、一夜打头风雨。
催送春江船上水,笑指□山归去。
靴帽丛中,渔樵席上,总是安行处。
惟馀旧话,为公今日拈取。
见说家近岷山,翠云平楚,万古青如故。
要把平生三万轴,唤取山灵分付。
庐阜嵩高,睢阳岳麓,会与岷为伍。
及时须做,鬓边应未迟暮。
水调歌头.刘左史光祖生日庆.八十
山岳会元气,初度首王春。
扶持许大穹壤,全德付耆英。
二万九千日力,四百八旬甲子,酿此杰魁人。
玉剑卧霜斗,金锁掣天扃。学宗师,人气脉,国精神。
不应闲处袖手,试与入经纶。
磊落蟠溪感遇,迢递彭篯岁月,远到漆园椿。
用舍关时运,一片老臣心。
小重山.叔母生日每岁兄弟多以校试莫遂.彩衣团栾之乐今岁复尔良以缺.然小词寄五兄代劝
养得儿男百不中。年年随举子,踏春风。
寿觞庭院燕泥融。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儿行虽在远,母心同。
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王总领生日
古来五大不在边,国家长虑初解弦。
西南计臣授鈇钺,独以一手擎半天。
三边将士趋节制,百城吏民服威惠。
载宣宽诏问无恙,扶藜往听翁颜喜。
我图尔土居未怡,室家仅葺风雨欺。
波涛沄沄逐风靡,山色澹澹忧陵夷。
机空络纬那可织,徽穿虎豹畴能识。
秦门夕燧虽平安,燕帐秋弓未休息。
翁颜且喜旧观还,尚恐世事愁无端。
祝公为民久远虑,忧顾期使西南宽。
美官厚禄等閒耳,得君得时不易然。
君不见富公在青州,多于中令廿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