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灾(chéng zāi)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变得非常严重或造成巨大灾难。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伏天(fú tiān)的意思:指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需要躲避在凉爽的地方,以避暑消暑。
汉畤(hàn zhì)的意思:指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济世(jì shì)的意思:帮助解决社会问题,造福人民。
奸雄(jiān xióng)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诈狠辣的英雄人物。
可哀(kě āi)的意思:可怜、可悲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末路(mò lù)的意思: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难问(nán wèn)的意思:难以询问或得到答案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失群(shī qún)的意思:指群体中有人或动物离开原本的群体,与其他成员分离。
苏台(sū tái)的意思:指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得不到磨砺,容易变得懒散、软弱。
天难(tiān nán)的意思:指天灾人祸,大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困扰和痛苦。
倚伏(yǐ fú)的意思:依靠、倚赖、依仗。
缘木(yuán mù)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树木与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直接的联系或关联。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贞元(zhēn yu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正直,不受诱惑,坚守原则。
鱼缘木(yú yuán mù)的意思:比喻因缘际遇而结成关系的事物。
鹿走苏台(lù zǒu sū tá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行动轻快、敏捷。
-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三)》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时局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万里烽烟捲土来”,描绘了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接着,“求鱼缘木竟成灾”一句,以“求鱼”比喻寻求和平与安定,却最终导致更大的灾难,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奸雄末路多寻死”一句,揭示了统治者在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结局,同时也暗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紧接着,“社稷前途实可哀”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藏蛰龙蛇苏汉畤,失群麋鹿走苏台”两句,通过“龙蛇”和“麋鹿”的隐喻,分别象征着国家的精英和普通民众,在动荡时期各自寻找生存之道,但都显得无助和迷茫。“苏汉畤”和“苏台”则是古代祭祀和游乐之地的象征,这里用来表达国家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柱的衰败。
“贞元倚伏天难问,何日钟生济世才?”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无奈,以及对能够拯救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渴望。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人物的呼唤,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