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太 白 山 西 隐 寺 木 犀 宋 /曾 丰 族 出 于 仙 住 傍 僧 ,羞 为 春 事 与 时 争 。长 专 太 白 山 涵 润 ,独 淹 中 秋 月 渗 清 。色 染 真 空 如 自 失 ,香 薰 正 觉 若 相 成 。灵 云 有 幸 相 遭 遇 ,不 要 桃 花 作 证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山(bái sh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洁白如玉的山。
不要(bú yào)的意思:表示拒绝、不同意或不愿意做某事。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涵润(hán rùn)的意思:涵养滋润,使事物保持湿润状态。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相成(xiāng chéng)的意思:彼此相互配合,互相成就。
淹中(yān zhōng)的意思:淹中指的是被淹水所困,无法摆脱困境。
有幸(yǒu xìng)的意思:表示幸运或荣幸。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遭遇(zāo yù)的意思:遇到不幸或困难的经历
真空(zhē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空气、没有物质的状态,也用来形容没有内容、没有思想的空虚状态。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自失(zì shī)的意思:指自己做出错误的举动或言论,失去应有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 鉴赏
这首宋诗《太白山西隐寺木犀》是曾丰所作,诗人以木犀(桂花)为题材,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禅意。首句“族出于仙住傍僧”,暗示木犀的高贵出身和与佛门的缘分,仿佛它来自仙界,栖息在僧侣身边。次句“羞为春事与时争”则表达了木犀淡泊名利的态度,不与世俗的春花争艳。
“长专太白山涵润,独淹中秋月渗清”两句描绘了木犀生长于太白山的幽深环境,受到山川灵气的滋养,且在中秋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新,透露出其高洁孤傲的品质。接下来,“色染真空如自失,香熏正觉若相成”进一步赞美了木犀的颜色纯净,香气宜人,仿佛在寂静中失去了自我,却又与自然和谐共存。
最后两句“灵云有幸相遭遇,不要桃花作证明”,木犀庆幸能与灵云相遇,无需像桃花那样炫耀自己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木犀内在精神的推崇。整首诗通过木犀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