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黄 正 言 劝 农 宋 /姜 特 立 双 溪 溪 上 绿 初 匀 ,晓 日 瞳 曨 霁 景 新 。五 马 先 声 才 出 郭 ,九 农 和 气 已 生 春 。教 条 颁 布 人 心 悦 ,父 老 醺 酣 德 意 亲 。从 此 惰 民 俱 力 穑 ,会 看 优 最 上 严 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颁布(bān bù)的意思:公开宣布、公布法令、规章或文件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德意(dé yì)的意思:指德行高尚、意义深远。
惰民(duò mín)的意思:指懒惰而不肯努力工作的人。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霁景(jì jǐng)的意思:指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也比喻事情解决后的清明景象。
教条(jiào tiáo)的意思:
◎ 教条 jiàotiáo
(1) [dogma;creed;doctrine;tenet]∶要求教徒绝对遵从的宗教信条。泛指要求人盲目信奉的僵化的原则、原理
(2) [dogmatism]∶指教条主义九农(jiǔ nóng)的意思:指农历九月份的农事繁忙。
力穑(lì sè)的意思:形容人们努力工作,不懈怠懒惰。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双溪(shuāng xī)的意思:指两条溪流并行的景象,比喻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并存或共同发展。
五马(wǔ mǎ)的意思:指五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威势非凡。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醺酣(xūn hān)的意思:形容喝酒后醉得烂醉的状态。
- 翻译
- 双溪上的绿色刚刚均匀分布,清晨的阳光朦胧而清新。
五匹骏马拉着车刚出了城郭,农民们和睦的气息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政策条例发布,人们心怀喜悦,乡亲们在美酒中陶醉,感受到美德的亲近。
从此懒散的人们都全力务农,期待看到最优的成绩呈现在皇上眼前。
- 注释
- 双溪:两条溪流。
绿:绿色。
初匀:刚刚均匀分布。
晓日:清晨的太阳。
曈眬:朦胧不清。
霁景:雨后放晴的景色。
五马:五匹马。
郭:城郭。
九农:泛指众多农民。
和气:和睦的气息。
生春:带来春天的感觉。
教条:规章制度。
颁布:发布。
人心悦:人心欢喜。
父老:乡亲长辈。
醺酣:微醉。
惰民:懒散的人。
俱力穑:都全力务农。
优最:最优成绩。
上严宸:呈献给尊贵的皇上。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双溪边的生机盎然景象。诗人黄正言在早晨的阳光下,观察到溪水两岸草木翠绿均匀,雨后天晴,景色清新宜人。随着五马鸣声响起,队伍已经走出城郭,预示着农事活动的开始。农民们在和煦的春气中忙碌,呈现出一片和谐的劳动景象。
政策的教条发布,使得人心欢畅,父老乡亲们在庆祝的氛围中陶醉,感受到政府的仁德。从这一刻起,懒散的人们也被激励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诗人期待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农业生产能得到最优的成绩,以报答皇上的关怀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积极的寓意,展现了宋代官员关心民生、鼓励农耕的社会风尚,以及对丰收和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玳瑁石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
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
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
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
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已。
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
出已乃伤财,谁能不惜费。
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
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