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常在金,任金适由木。
- 注释
- 我:主语,指代诗人自己。
常:经常,常常。
金:黄金。
适:恰好,适合。
由:来自。
木:木材。
苟:如果。
得:得到。
惜:在乎,吝惜。
微曲:稍微弯曲。
主人:拥有者或领导者。
随:跟随,服从。
恤:顾虑,怜悯。
汗行犊:劳累的牛,比喻辛勤工作的人。
諴:诚恳,真实。
足:足够,充分。
- 翻译
- 我常用黄金,任凭它来自木材。
如果能用上黄金,又怎会在乎木材弯曲。
有幸得到主人的信任,不在乎劳累的牛儿。
我一定要跟随主人,因为我的价值并未充分展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主人忠诚和服务之心的诗句。
“我用常在金,任金适由木。” 这两句采用了“金”与“木”的比喻,“金”象征着坚硬不屈,可能代表诗人本身或其服务态度;而“木”则柔软可曲,可能象征着服从和顺应。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愿意如同金子一般坚定地跟随主人,同时也能像木头一样适时弯曲以适应主人的需要。
“苟得金为用,何惜木微曲。” 这句话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如果能够真正地被主人所用,那么即使是柔软的木头变形也不足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怀。
“幸得主人随,不恤汗行犊。” “主人”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君主或尊贵之人,诗人感到自己能够跟随这样的主人是幸运的。同时,“不恤汗行犊”表达了诗人愿意为主人服务,不惜付出辛勤的劳动。
“必求随主人,我用諴不足。”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自知之明。他坚定地寻求能够一直跟随主人的机会,并承认自己在服务上还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比“金”与“木”,以及表达对主人无条件的追随与奉献,展示了诗人对于忠诚和侍奉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陆元钧寄日注茶
我昔不知风雅颂,草木独以茶比讽。
陋哉徐铉说茶苦,欲与淇园竹同种。
又疑禹漏税九州,橘柚当年错包贡。
腐儒妄测圣人意,远物劳民亦安用。
含桃熟荐当在盘,荔子生来枉飞鞚。
羊俎异好亦何有,蚶菜殊珍要非奉。
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
争新斗试誇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
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
更烦小陆分日注,密封细字蛮奴送。
枪旗却忆采撷初,雪花似是云溪动。
更期遗我但敲门,玉川无复周公梦。
满庭芳.庆尚书恬退八月初八
西掖南宫,黄扉青琐,年来有分终须。
从容曳履,衣锦赋归欤。
暂乐终南佳处,供笑傲、松菊庭除。
行看取,一封诏下,装趣入潭居。
称觞,逢谷旦,千秋节过,三叶蓂舒。
且冷眼嗤笑,笼鸟池鱼。
识破林泉朝市,经行处、等是蘧庐。
知谁似,一杯寿酒,一卷养生书。
满庭芳.秋思
碧落横秋,浮云崩浪,夜凉先到梧桐。
荷花十丈,人在赤城中。
凤髻尚梳雾湿,眉峰翠、的烁双瞳。
多应是,金丹一粒,点就蕊仙宫。相逢。
蓬岛客,酒翻银海,一饮如虹。
弄横玉招月,吹上层空。
青鸾传书满座,蟠桃树、已结轻红。
拚沉醉,人间拍手,一笑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