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燹(bīng xiǎ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战火蔓延。
得朋(de péng)的意思:
获得同类或同道者。《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王弼 注:“西南致养之地,与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 孔颖达 疏:“西南得朋者,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阴也,今以阴诣阴,乃得朋,俱是阴类,不获吉也。”《后汉书·朱晖传论》:“ 穆 徒以友分少全,因絶同志之求;党侠生敝,而忘得朋之义。” 北周 庾信 《北园射堂新成》诗:“择贤方知此,传巵喜得朋。” 宋 刘克庄 《挽方孚若寺丞》诗:“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也无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皇纲(huáng gāng)的意思:皇帝制定的法纲,也指君主的统治规则和法度。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经学(jīng xué)的意思:
◎ 经学 jīngxué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绝学(jué xué)的意思:指卓越的学问或技能,超越一般的学术水平。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灭没(miè mò)的意思:指彻底消失或毁灭。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寝兴(qǐn xīng)的意思:指睡觉的时候不能安心,思虑烦恼,失去入睡的欲望。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山崩(shān bēng)的意思:指山体崩塌或山峰倒塌的现象,也比喻形势突然发生剧变或事物突然崩溃。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相承(xiāng chéng)的意思:相互传承、接替。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宗社(zōng shè)的意思:指宗族或社会团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名为姚茂的学者坚守学问,传承绝学的故事。诗中以“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崩溃。接着,“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进一步强调了在战争中知识与文化的毁灭。
转折点在于“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赞扬了姚茂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问,继承并传播知识。接下来的“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描述了姚茂在军队中的生活,以及他与窦、许等人的交往,显示出他在乱世中仍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则展现了姚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弹琴,都能与圣贤的精神世界相连,体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深厚学养。“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姚茂如同手持宝剑,拨开迷雾,引领光明,象征着他为学问和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最后,“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表明姚茂在西北地区弘扬经学,使得那里的文化和学术得以保存和发展,突出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则表达了对姚茂在广阔天地间,能够独自承担起传承文化重任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姚茂这一人物形象,颂扬了在动荡时代中,学者们坚守学问、传承文化的精神,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题津楼惜别图次重审韵
归梦淩云,征魂侵月,声声愁彻清笳。
风树烟城,良宵度遍谁家?
年时谙尽人离别,怯东风、吹断天涯。
费沈吟,寒烛轻摇,红袖低斜。千金一刻春无价。
魂销桥柳,泪咽汀葭。北渚南津,匆匆地迩思遐。
牵衣挥袂浑閒事,任欷歔、潭水桃花。
愿来时,欢绪长凝,望眼无遮。
放怀·其二
一岁芝三秀,千年桃始花。
徘徊迟速间,椒庭问仙家。
熟诵灌顶经,何必餐流霞。
露葵与朝槿,可以啜其葩。
海邦有山蓣,名曰文来瓜。
嫩绿含松粉,甘香胜胡麻。
时蔬多木本,四序摘新芽。
充盘以适意,灵异非所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