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德容(dé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和容貌端正、庄重。
会同(huì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行动等方面达到一致,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问题。
尽善(jìn shàn)的意思:尽善表示做事尽力做到最好,追求完美。
尽美(jìn měi)的意思:形容非常美丽,完美无缺。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戎索(róng suǒ)的意思:指战争时期,士兵们在战场上用来束紧盔甲的绳索。比喻紧张的战争状态或紧迫的局势。
韶箾(sháo xiāo)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万邦(wàn bāng)的意思:指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箫勺(xiāo sháo)的意思:形容音乐和歌声悠扬动听,使人陶醉。
偃伯(yǎn bó)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屈居他人之下,处于被压制、被忽视的境地。
昭德(zhāo dé)的意思:昭扬德行,展示美好品德。
作乐(zuò yuè)的意思:指欢乐、娱乐。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的意思:达到最高的完美境界
- 鉴赏
这段诗歌选自宋代词人杨亿的《太常乐章三十首》中的第27首。从艺术风格来看,整首诗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崇高的道德理念与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偃伯灵台,功成作乐。”开篇即以宏伟壮观的景象展现出一番超凡脱俗之境。其中,“偃”字描绘了一种平稳安定的状态,而“伯灵台”则是古代祭祀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着高尚纯净的精神世界。“功成作乐”表达了在完成伟大事业之后,心中所产生的喜悦之情。
“以昭德容,以清戎索。”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其中,“昭德容”强调了道德光辉、仪态万方的重要性,而“清戎索”则象征着军事上的清廉无私,以及对战争武器的精细整理。
“万邦会同,群慝箫勺。”这里,“万邦会同”描绘了一种各国团结一心、共享繁荣景象,而“群慝箫勺”则展现了人们在这种和谐氛围中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操。
“尽善尽美,侔彼韶箾。”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完美境界的追求与赞颂。“尽善尽美”强调了最高境界下的无瑕完美,而“侔彼韶箾”则将这种完美比喻为古代圣人周公所作乐曲中的韶、箾两部分,表达了一种艺术与道德的高度统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高尚道德和谐社会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辛未重九即事
东风无赖,压住西风紧。
此地属谁家,尚突兀、飞楼架蜃。
异乡异客,随例约登高,糕字窘。酒悲奋。
况是潜渊近。故园丛菊,料已抛荒尽。
路指小苏州,为问讯、南湖花隐。
平林浅渚,免得费攀跻,占蟹汛。听鸿阵。
算有吟秋分。
百字令.栩楼春集,摄影
为春留影,当公麟、一幅西园高逸。
人在花中花在镜,巧借驻颜新术。
哀郢穷交,避秦旧侣,把臂芳林入。
庐山真面,认他黄九秦七。
怜我屏迹欢场,担头桃李,愁付观河集。
倚遍阑干人十二,惭问灵芬词格。
杏闹题新,棠颠号俊,还把年芳惜。
须眉如此,数帆台畔鸿迹。
金缕曲.寒雅
何处昭阳殿。叹年年、为天磨折,霜鋋风箭。
也识玉颜人已去,尚自故林凄恋。
曾不见、闹春莺燕。
替诉同群栖托苦,祗哑哑、心事教谁辨。
恶声报,听人便。九霄鸾鹤翱翔惯。
到而今、一般潦倒,伤心劫换。
怪煞儿童涂抹易,狼籍墨痕成片。
剩终古、垂杨相伴。
到处雪装银世界,爱羽毛、守黑知难变。
凤随我,亦非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