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老已疲,挂冠归旧庐。
法密吏愈偷,食众财益虚。
末大本渐弱,岂在专防胡。
譬彼脉已病,其身尚膏腴。
《送胡与几被召赴阙》【宋·郭祥正】嗟我老已疲,挂冠归旧庐。素乏二顷田,无可把犁锄。穷年小山下,独伴千卷书。作止随古人,襟怀稍欣如。又无樽中酒,能延故人车。感君数相过,气豁眉宇疏。天马出月窟,回薄万里馀。其才无不宜,禄仕犹拘拘。忽闻明廷诏,一节驰轻舆。往必陟台省,公言壮皇图。潜心救世弊,肯意为身谟。法密吏愈偷,食众财益虚。末大本渐弱,岂在专防胡。指瑕一二人,此事尤可吁。细碎何足论,纲举网不踰。譬彼脉已病,其身尚膏腴。要当速内究,珍丸应时须。良医望数公,润泽回焦枯。愿如范文正,挺持真丈夫。老死见太平,委弃甘路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0267c6fe70c6570989.html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出月(chū yuè)的意思:指月亮从云层或山林中露出来,形容事物初现或初露端倪。
大本(dà běn)的意思:指根本、基础
范文(fàn wén)的意思:指能够成为典范的文章或作品,以及具备示范作用的文学作品。
膏腴(gāo yú)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富饶,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丰富。
公言(gōng yán)的意思:公开说出的话语或言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皇图(huáng tú)的意思:指帝王的图谋和计划。
回薄(huí báo)的意思:指人情冷淡、不重情义。
焦枯(jiāo kū)的意思:形容草木因干旱而枯萎焦黄。也比喻人的精神、心情枯萎、疲惫不堪。
襟怀(jīn huái)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才。
救世(jiù shì)的意思:指拯救世人于危难之中,解救世界于灾难之中。
拘拘(jū jū)的意思:形容言行拘束,不自然。
犁锄(lí chú)的意思:指耕犁和锄头,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良医(liáng yī)的意思:指医术高明、有才能的医生。
路衢(lù qú)的意思:指街道或道路的两旁。
禄仕(lù shì)的意思:指受到朝廷官职的荣耀和待遇。
眉宇(méi yǔ)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形容人的神态和表情。
明廷(míng tíng)的意思:指朝廷明亮正直、清明公正的政府机构。
末大(mò dà)的意思:指事物接近尾声、末尾最大的一部分。
潜心(qián xīn)的意思: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轻舆(qīng yú)的意思:轻便的车辆,形容行动迅速、轻盈灵活。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润泽(rùn zé)的意思:指滋润、滋养,使之充满活力和生机。
世弊(shì bì)的意思:指社会上存在的弊端、问题或不良现象。
数相(shù xiāng)的意思:指计算相貌,通过计算面部特征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吉凶、福祸等。
台省(tái shěng)的意思:指权力独揽,不受他人监督和约束。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马(tiān mǎ)的意思:形容思维或想象自由奔放,不受拘束。
委弃(wěi qì)的意思:指放弃、抛弃。
为身(wéi shēn)的意思: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身体健康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或利益。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细碎(xì su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细小,碎片化。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小山(xiǎo shān)的意思:指小而不起眼的山,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要当(yào dāng)的意思:指有志向、有决心要成为某种角色或担任某种职务。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应时(yìng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做出适当的反应,做事情得当。
月窟(yuè kū)的意思:指非常深远、难以到达的地方或境地。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指瑕(zhǐ xiá)的意思:指出缺点或错误。
中酒(zhōng jiǔ)的意思:指喝酒,特指喝中间一杯。
作止(zuò zhǐ)的意思:指行为停止,不再进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送胡与几被召赴阙》。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胡与几即将入京任职的感慨和期望。
诗的开头“嗟我老已疲,挂冠归旧庐”,诗人自述年老体衰,辞官归隐,表达了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素乏二顷田,无可把犁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虽无田地耕种,但有书籍相伴,内心感到满足。
“穷年小山下,独伴千卷书。作止随古人,襟怀稍欣如”四句,展现了诗人与书为伴的生活状态,通过阅读古人著作,心灵得到慰藉和愉悦。然而,“又无樽中酒,能延故人车”两句,又流露出一丝孤独和遗憾,因为没有酒宴,无法邀请朋友相聚。
接下来,“感君数相过,气豁眉宇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多次来访的感激之情,以及因此而心情舒畅的状态。随后,诗人以“天马出月窟,回薄万里馀”比喻友人的才华横溢,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够影响深远。
“其才无不宜,禄仕犹拘拘”两句,既赞美了友人的才能,也暗含对官场束缚的无奈。紧接着,“忽闻明廷诏,一节驰轻舆”两句,点明友人将被朝廷征召入京,赴任高官。
“往必陟台省,公言壮皇图”两句,预祝友人在新职位上有所作为,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潜心救世弊,肯意为身谟”表达了对友人志向的认同和支持。
然而,“法密吏愈偷,食众财益虚。末大本渐弱,岂在专防胡”几句,揭示了官场存在的问题,指出法律严密反而滋生腐败,官员众多导致财政空虚,强调了权力集中可能导致的根本问题。
“指瑕一二人,此事尤可吁。细碎何足论,纲举网不踰”表达了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期待,认为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缠于琐碎细节。
最后,“譬彼脉已病,其身尚膏腴。要当速内究,珍丸应时须。良医望数公,润泽回焦枯。愿如范文正,挺持真丈夫。老死见太平,委弃甘路衢”几句,以比喻的手法,呼吁像范仲淹一样的良医,能够及时救治国家的病症,使国家繁荣昌盛。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表达了自己愿意在和平时期老去,甘愿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