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林(bǎo lín)的意思:指珍贵的树木丛生的地方,也比喻出产名贵的物品的地方。
春仲(chūn zhòng)的意思:春季时期,指春天的中旬。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得月(de yuè)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好像得到了月亮的光辉一样美丽和完美。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千春(qiān chūn)的意思:指人的青春年华。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生烟(shēng yān)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烟雾腾腾的样子。
提法(tí fǎ)的意思:指用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来表达某种观点或看法。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真传(zhēn chuán)的意思:真传指真正的传承,真实的传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华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宝林称胜地,绀钵得真传”以“宝林”和“绀钵”为切入点,点明了南华寺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以及其传承佛法的悠久历史。接着,“一悟菩提法,千春祇树先”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与对长久传承的赞叹。
颔联“象山青得月,溪水紫生烟”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象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青翠,溪水则在烟雾缭绕中呈现出紫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意境。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南华寺周边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地方。
颈联“览景怜春仲,逢僧且问禅”则表达了诗人游览时的情感体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对春天的美景感到怜爱,遇见僧人便询问佛法,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宗教的双重敬仰之情。这一联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华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对佛法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浮萍篇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