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午(bàng wǔ)的意思:指时间接近中午,即将午时的时刻。
唱和(chàng hè)的意思:指多人或多方相互配合、一起表演或合作。
崇朝(chóng cháo)的意思:崇拜、推崇朝廷。形容对朝廷极度崇敬。
打麦(dǎ mài)的意思:指用力量或手段剥夺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丰标(fēng bi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积寇(jī kòu)的意思:指敌寇不断积聚壮大,形势日益严重。
颅骨(lú gǔ)的意思:指人的头颅,也用来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平戎(píng róng)的意思:平定战乱,使国家安定。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诗酒(shī jiǔ)的意思:指诗歌和酒的联合,表示诗人酒徒的生活方式,也用来形容诗人的风雅生活。
午桥(wǔ qiáo)的意思:指中午时分桥上行人稀少,形容人迟钝、懒散或事情不景气。
萧闲(xiāo xiá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无所牵挂、无拘无束的状态。
野堂(yě táng)的意思:指没有受过正式教育或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也可以形容学问浅薄、见识狭窄的人。
一出(yī chū)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的发展突然出现,往往带有意外或出乎意料的意味。
远夷(yuǎn yí)的意思:指远离中原地区的外族人民。
宰臣(zǎi chén)的意思:指担任宰相或高级官员的人,也用来形容权势显赫的人。
-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裴晋公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首句“旋袖齐传打麦谣”,通过描绘人们热烈讨论的情景,暗示了裴晋公(裴度)的影响力和民众对他的期待。接着,“宰臣颅骨丧崇朝”暗指裴度在朝中的威望,可能是指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和决策的影响力。
后两句“何人更建平戎策,一出能令积寇消”表达了对裴度卓越军事才能的怀念,认为他有能力制定出平定战乱的策略,使敌寇归降。诗人期待像裴晋公这样的人物再次出现,以解决当时的边疆问题。
“圣主每思同唱和,远夷争欲睹丰标”进一步赞扬裴晋公的声望,连圣主也希望能与他共同商议国事,而远方的异族也渴望一睹他的风采。这体现了裴晋公在国内外的崇高地位。
最后,“暮年诗酒萧闲甚,绿野堂开傍午桥”描绘了裴晋公晚年的生活,虽然已经年迈,但仍保持着诗酒相伴的闲适生活,他的绿野堂就坐落在午桥附近,显示出其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裴晋公卓越才能和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贤能领导者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绛河清
绛河清,丹阙晓。
云路烛龙照。
鹤发仙翁,笞凤下天眇。
莹然璞玉襟怀,层冰风表。
镇长住、人间三岛。
怎知道。
不用九转丹砂,灵椿自难老。
骥子麟儿、勋业付渠了。
已持红药开时,赤松游处,寿觞对、壶天倾倒。
挽吕东莱先生
盛德光华阀,高风动九垓。
群英倾斗仰,一旦骇山颓。
吾道无纲纽,熙朝乏鼎梅。
明招涵夜月,忍听晓猿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