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座(bā zuò)的意思:指八座山峰,比喻人才辈出,众多杰出的人物。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佳城(jiā chéng)的意思:指非常美好的城市或建筑物。
鉴定(jiàn dìng)的意思:经过辨认和判断,确定事物的真实性、品质或价值。
阃仪(kǔn yí)的意思:指对门户、宫廷等地方的守卫、把守,也泛指守卫、看守。
神鉴(shén jiàn)的意思:神明的眼睛,比喻明察秋毫,洞察事物的真相。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太母(tài mǔ)的意思:指婆婆,泛指丈夫的母亲。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瞻拜(zhān bài)的意思:虔诚地仰望、崇拜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黄石谒太母庙》描绘了诗人对黄石太母庙的敬仰与感慨。首句“黄石丛祠在”点出庙宇所在,环境清幽;“人传太母名”则强调了太母在当地深远的名声和崇高的地位。接下来,“子功全故国”歌颂了太母对于国家的贡献,暗示其影响力超越了个人;“神鉴定佳城”进一步赞美太母的智慧和庇护之力,使得庙址成为吉祥之地。
“香火千家盛”描绘了庙宇香火旺盛,信徒众多,显示出民众对太母的虔诚和敬奉。“冠裳八座荣”则象征着庙宇的荣耀,连朝廷官员也前来致以尊崇。最后,“阃仪谁有此”表达了诗人对太母庙独特仪态的惊叹,以及“瞻拜不胜情”的深深敬意,流露出对太母的崇高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庙宇的景象和人们对太母的崇敬,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五中秋
细雨才收,浮云乍敛,西风捲雾初晴。
香飘桂子,秋草满闲庭。
入夜冰轮当午,小楼外、碧巘纵横。
微茫里,万家灯火,树色暝烟平。
氍毹纷舞袖,红牙按拍,小妇鸣筝。
任玉绳低转,客醉沾缨。
十载东华旧梦,回首处、心悸神惊。
趁佳节,空明如洗,坐待月华生。
巨蛇吞鹿歌
一岛三千麋鹿场,甡甡出谷如牛羊。
台山不生白额虎,族类无忧牙爪伤。
野有修蛇大于斗,飕飕草木腥风走。
气腾火燄喷黄云,八尺斑龙入巨口。
九岐璚角横其喉,昂霄下咽膏涎流。
狞蕃骇兽不相贼,奔窜林莽争逃钩。
我闻巴蛇吞象不烦咬,三岁化骨何阴狡。
尔鹿尔鹿甚微细,此蛇得之应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