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族治战具,其端讵难窥。
朝令夕已发,有类脱兔驰。
灞上(bà shà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处于险境或危机之中。
备豫(bèi yù)的意思:准备好,提前做好准备
边事(biān shì)的意思:指不关心、不在意的事情。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觇国(chān guó)的意思:觇国指的是一个人的才能或智慧超过了一国之君,意味着他能够超越常人,成为一个国家的顶尖人物。
常备(cháng bèi)的意思:常备指时刻准备着,随时可以使用或借用。
登陴(dēng pí)的意思:指攀登山峰或高墙,也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
赴敌(fù dí)的意思:指勇敢地前往敌人的地方或面对敌人的行动。
国能(guó néng)的意思:指国家的力量和能力。
国法(guó fǎ)的意思: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后备(hòu bèi)的意思:指备用的、备用力量或物资。
济师(jì shī)的意思:帮助、救济老师
浃月(jiā yuè)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的时候。
交绥(jiāo suí)的意思:指两国交往友好,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军行(jūn xíng)的意思:指军队行进的步伐和队伍的整齐有序。
列国(liè guó)的意思:指各个国家。
募兵(mù bīng)的意思:招募士兵。
其次(qí cì)的意思:在顺序中排在第二位,表示次要、次序次之的意思。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日本(rì běn)的意思:指天亮之后,太阳从东方升起。
三师(sān shī)的意思:三位师傅,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具有高度造诣的三位专家。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上真(shàng zhēn)的意思:指追求真理、追求真实的思想和行为。
熟念(shú niàn)的意思:熟悉而熟练地背诵或朗读。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脱兔(tuō tù)的意思:指兔子跑得非常快,形容速度极快。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下走(xià zǒu)的意思:向下走,指下降或走下坡路。
相持(xiāng chí)的意思:指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械器(xiè qì)的意思:指兵器、器械,也泛指工具、机械。
嘘唏(xū xī)的意思:指因悲伤、失望、遗憾等而叹息哀婉。
蓄谋(xù móu)的意思:事先有计划地准备行动。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预备(yù bèi)的意思:准备好,做好准备
语次(yǔ cì)的意思:言辞得体、措辞得当。
战具(zhàn jù)的意思:指用于战争的器具或武器。
者莫(zhě mò)的意思:没有人能够做到。
指撝(zhǐ huī)的意思:指摘、揭露。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终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整个年岁,表示一年的始终。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主者(zhǔ zhě)的意思: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事物中具有主导地位或主要责任的人。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郑孝胥的作品《纪对南皮尚书语》,诗人通过尚书的话,描绘了当时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紧张局势。尚书提到日本早有预谋,积极备战,暗示着战争的危险正在逼近。诗人批评了朝廷的懈怠,指出常备军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一旦敌人来犯,临时征兵和武器装备都无法及时应对,如牙山战役中的表现。诗人认为,国家的失败并非敌人的强大,而是由于内部的无能和玩忽职守。最后,尚书的话语让诗人深感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叹息。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晚清时期国家面临的危机和改革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