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求竹醉日,更问柳眠时。
《葺圃》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卢橘(lú jú)的意思:卢橘是一个形容人办事不谨慎、不小心而导致失败或损失的成语。
名物(míng wù)的意思:指有名气的事物或物品。
蒲葵(pú kuí)的意思:指人的志向或才能超过一般人,具有非凡的气质和才华。
齐民(qí mín)的意思:指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树书(sh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读书、学习等活动。
因而(yīn ér)的意思:因此;所以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竹醉(zhú zuì)的意思:形容人在竹林中,因为竹子的香气和环境的宁静而感到陶醉。
种树书(zhòng shù shū)的意思:种植树木的行为像读书一样重要和有价值。
竹醉日(zhú zuì rì)的意思:形容人在宁静的竹林中沉醉,忘记了时间。
- 注释
- 种树书:关于种植的书籍。
频读:经常阅读。
齐民术:百姓的农业技术。
屡窥:多次探索。
竹醉日:在竹林中悠闲度日。
柳眠时:柳树入睡的时候。
卢橘:卢橘,一种植物。
非橘:并非一开始就是橘子。
蒲葵:蒲葵,另一种植物。
不是葵:并非真的是葵菜。
因而:因此。
辨名物:辨识各种事物。
老樊迟:樊迟,孔子弟子,以好学著称。
- 翻译
- 经常研读种植树木的书籍,多次探索百姓的农艺知识。
曾经渴望在竹林中度过醉人的时光,又询问柳树何时进入睡眠状态。
卢橘并非一开始就是橘子,蒲葵并非真的是葵菜。
通过这些学习,我辨识出各种植物,甘愿做一个像老樊迟那样好学的人。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葺圃》,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园艺的热爱与深入研究。他通过频繁阅读关于种植的书籍,如《齐民要术》等,不断探索农艺知识,对竹林中的生活和柳树的习性都有所了解。诗人特意提到曾经在竹林中度过醉人的时光,也询问过柳树的休息时刻,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知识的渴求。
诗中通过对卢橘和蒲葵的辨识,诗人强调了观察和实践的重要性,表示愿意像古代的樊迟一样,通过亲自实践来学习和理解事物的本质。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勤于学习、乐于实践的品格,以及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