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葺圃》
《葺圃》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树书频读,齐民术屡窥。

曾求竹醉日,更问柳眠时。

卢橘初非橘,蒲葵不是葵。

因而名物,甘作老樊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卢橘(lú jú)的意思:卢橘是一个形容人办事不谨慎、不小心而导致失败或损失的成语。

名物(míng wù)的意思:指有名气的事物或物品。

蒲葵(pú kuí)的意思:指人的志向或才能超过一般人,具有非凡的气质和才华。

齐民(qí mín)的意思:指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树书(sh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读书、学习等活动。

因而(yīn ér)的意思:因此;所以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竹醉(zhú zuì)的意思:形容人在竹林中,因为竹子的香气和环境的宁静而感到陶醉。

种树书(zhòng shù shū)的意思:种植树木的行为像读书一样重要和有价值。

竹醉日(zhú zuì rì)的意思:形容人在宁静的竹林中沉醉,忘记了时间。

注释
种树书:关于种植的书籍。
频读:经常阅读。
齐民术:百姓的农业技术。
屡窥:多次探索。
竹醉日:在竹林中悠闲度日。
柳眠时:柳树入睡的时候。
卢橘:卢橘,一种植物。
非橘:并非一开始就是橘子。
蒲葵:蒲葵,另一种植物。
不是葵:并非真的是葵菜。
因而:因此。
辨名物:辨识各种事物。
老樊迟:樊迟,孔子弟子,以好学著称。
翻译
经常研读种植树木的书籍,多次探索百姓的农艺知识。
曾经渴望在竹林中度过醉人的时光,又询问柳树何时进入睡眠状态。
卢橘并非一开始就是橘子,蒲葵并非真的是葵菜。
通过这些学习,我辨识出各种植物,甘愿做一个像老樊迟那样好学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葺圃》,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园艺的热爱与深入研究。他通过频繁阅读关于种植的书籍,如《齐民要术》等,不断探索农艺知识,对竹林中的生活和柳树的习性都有所了解。诗人特意提到曾经在竹林中度过醉人的时光,也询问过柳树的休息时刻,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知识的渴求。

诗中通过对卢橘和蒲葵的辨识,诗人强调了观察和实践的重要性,表示愿意像古代的樊迟一样,通过亲自实践来学习和理解事物的本质。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勤于学习、乐于实践的品格,以及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南湖道中·其三

三年梦不到江湖,惭愧烟波旧钓徒。

今日扁舟复何日,卧听风雨闹黄芦。

(0)

题塔山

天低云有影,日午塔无阴。

极目三秋望,登高万里心。

(0)

赋王氏新安岭南山居十咏·其八圆冈揭斗

坡陀九点烟,象斗排云端。

疑此精化石,即是星宫官。

(0)

夜泛吴江

小舟轻似叶,载月过苏城。

柔橹数声响,长江一派清。

天低连水色,风顺送钟声。

隔水疏林外,渔灯数点明。

(0)

洪州歌·其十三

中男十五学棹讴,大男前年能竞舟。

办作神筵赛寒食,并将犀炬照潜虬。

(0)

存句·其十

有作有为皆妄想,无名无字是真常。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