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孔 郎 中 荆 林 马 上 见 寄 宋 /苏 轼 秋 禾 不 满 眼 ,宿 麦 种 亦 稀 。永 愧 此 邦 人 ,芒 刺 在 肤 肌 。平 生 五 千 卷 ,一 字 不 救 饥 。方 将 怨 无 襦 ,忽 复 歌 缁 衣 。堂 堂 孔 北 海 ,直 气 凛 群 儿 。朱 轮 未 及 郊 ,清 风 已 先 驰 。何 以 累 君 子 ,十 万 贫 与 羸 。滔 滔 满 四 方 ,我 行 竟 安 之 。何 时 剑 关 路 ,春 山 闻 子 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不满(bù mǎn)的意思: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方将(fāng jiāng)的意思:指将要成为某种角色或担任某种职责的人。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救饥(jiù jī)的意思:解救人们的饥饿。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秋禾(qiū hé)的意思:指秋季的庄稼,比喻事物的成熟或者时机的到来。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宿麦(sù mài)的意思:指宿在麦田中的鸟儿,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居住或停留。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无襦(wú rú)的意思:形容人的衣着简朴,不讲究外表。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直气(zhí qì)的意思:指直率、直接、直截了当的气势和态度。
朱轮(zhū lún)的意思:指红色的车轮,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孔北海(kǒng běi hǎi)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胆量大,具有宽广胸怀和胆识。
- 注释
- 秋禾:秋季的稻谷。
宿麦:过冬的麦子。
此邦人:指诗人自己或当地的人。
芒刺:比喻痛苦或困扰。
五千卷:形容书籍众多。
无襦:没有足够保暖的衣服。
《缁衣》:古诗篇名,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孔北海:指东汉名士孔融,以其豪放正直著称。
朱轮:古代贵族所乘的红色车轮。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贫与羸:贫穷和瘦弱的人。
滔滔:形容问题众多。
剑关路:剑门关的道路,象征艰险之地。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凉,常引申为思乡之情。
- 翻译
- 秋天的稻谷还未丰满,宿麦的种子也稀疏。
长久以来我深感羞愧,如同芒刺刺痛肌肤。
一生读书无数,却无法用一字解决饥饿。
正因抱怨没有暖衣,忽然又吟唱起《缁衣》诗篇。
像那豪迈的孔北海,正气凛然让孩童都敬畏。
他的华丽马车还未驶出城郊,清风已先行传递他的仁德。
为何要牵累君子,十万贫弱之人是我心中的挂念。
洪水般的问题遍布四方,我行走其中,不知何处是归宿。
何时能再踏上剑门关道,春天的山岭中听到你的子规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知识分子自身责任与使命的反思。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景,同时指出了农作物的稀少,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困难和人民的生活窘境。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诗人表达了对国人的不满和自责之情,因为自己身为知识分子,却无法有效地解决国家和民众的问题。这里的“芒刺”比喻着内心深处的痛苦。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读过很多书,但这些文字并没有在实际上帮助到需要食物的人,显示了学问与现实之间的隔阂和无力感。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诗人原本对自己无法为民众做出贡献而感到愤懑,但却又不自觉地唱起了赞美古代圣人的诗歌《缁衣》,这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 这里提到的“孔北海”可能是指孔子的一位后裔或门生,而“直气凛群儿”则形容其不畏强权、正义凛然的气概。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诗人没有到达郊外的车队,但清风却已经先行,这可能是比喻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这里诗人自问为何要连累君子(指代孔北海),而不是关心广大民众的贫穷和疾苦。
“滔滌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面对周遭的一切,诗人表示自己将坚持自己的道路,无论外界如何,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诗人期盼着能够早日踏上剑关之路,在春天的山中听到友人的佳音,这里可能是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其深刻的情感和社会洞察,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众及自身责任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七姊妹花
红罗斗结同心小,七蕊参差弄春晓。
尽是东风儿女魂,蛾眉一样青螺扫。
三姊娉婷四妹娇,绿窗虚度可怜宵。
八姨秦国休相妒,肠断江东大小乔。
怀成都十韵
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
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
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
壮士臂立绿绦鹰,佳人袍画金泥凤。
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
一梢红破海棠回,数蕊香新早梅动。
酒徒诗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宾送。
浮世堪惊老已成,虚名自笑今何用。
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
北窗风雨耿青灯,旧游欲说无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