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慈 乌 反 哺 宋 /何 梦 桂 有 鸟 有 鸟 名 慈 乌 ,群 儿 哑 哑 争 相 呼 。羽 毛 甫 集 思 反 哺 ,为 报 父 母 恩 劳 劬 。民 彝 天 理 久 沦 斁 ,闻 此 肝 胆 为 昭 苏 。禽 虫 微 物 岂 知 义 ,乌 性 至 孝 由 中 孚 。枭 獍 雏 成 躯 为 裂 ,伯 劳 雏 长 肉 已 刳 。天 地 生 物 无 不 仁 ,何 至 善 恶 相 悬 殊 。禽 中 孝 子 尔 乌 是 ,世 上 逆 子 彼 二 雏 。父 母 爱 子 恩 罔 极 ,子 心 能 似 父 母 无 。人 生 谁 实 空 桑 出 ,为 感 物 类 长 嗟 吁 。嗟 吁 不 足 日 云 暮 ,老 乌 抱 雏 宿 夜 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子(ài zǐ)的意思:疼爱自己的孩子或子女;形容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意。
伯劳(bó láo)的意思:指人做事不计较辛苦和报酬,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付出。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仁(bù rén)的意思:指不道德、不仁慈、不仁义的行为或态度。
长嗟(cháng jiē)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长叹不已
慈乌(cí wū)的意思:形容人对子女或亲人的慈爱之情。
恶相(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神态丑陋恶劣,形容其品德或行为卑劣可恶。
反哺(fǎn bǔ)的意思:指鸟类用嘴巴把食物送到雏鸟嘴里,比喻有能力的人帮助无能力的人。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感物(gǎn wù)的意思:指人的感觉对外界事物产生共鸣或有所触动。
肝胆(gān dǎn)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情感深厚,互相信任,互相扶持。
何至(hé z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到达了何种程度或者说话的口气过于强烈,过于绝对。
嗟吁(jiē yù)的意思:表示叹息、感叹、慨叹的意思。
空桑(kōng sāng)的意思:指空荡荡、空无一物的状态。
劳劬(láo qú)的意思:指辛苦努力,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沦斁(lún yì)的意思:沦落堕落,境地凄惨。
民彝(mín yí)的意思:和谐共处,民众团结
母爱(mǔ ài)的意思: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
逆子(nì zǐ)的意思:指不孝顺的子女。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上逆(shàng nì)的意思:指违背常理、逆反道义。
生物(shēng wù)的意思:生物指的是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宿夜(sù yè)的意思:过夜,通宵不眠。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罔极(wǎng jí)的意思:毫无限度或极端地,形容极其严重或极端的情况。
微物(wēi wù)的意思:微小的东西;极其细小的事物。
物类(wù lèi)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事物、物品。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相悬(xiāng xuán)的意思:形势非常危急,悬念未解。
枭獍(xiāo jìng)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狠毒,凶狠残忍。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悬殊(xuán shū)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差异悬殊。
哑哑(yā yā)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微、轻柔。
由中(yóu zhōng)的意思:从中间穿过或分开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昭苏(zhāo sū)的意思:指光明正大、公开无私的行为,也指正直、坦率、无欺诈的品质。
至孝(zhì xiào)的意思:指对父母孝顺至极的美德。
至善(zhì shàn)的意思:最善良、最仁慈的品德和行为。
中孚(zhōng fú)的意思:中:诚信;孚:信任。指言行诚实可信,信誉卓著。
- 翻译
- 有一种鸟名叫慈乌,孩子们喧闹着争相呼唤。
羽毛刚刚丰满就想回报,为了报答父母辛劳养育。
人的天性与自然法则久已败坏,听到这鸟的行为使我内心振奋。
即使是微小的禽鸟也懂得孝道,乌鸦的孝顺源于内心的忠诚。
枭獍长大后会残忍地撕裂同类,而伯劳鸟的雏鸟则被掏空内脏。
天地间万物皆有仁爱,为何善恶差距如此大。
在鸟类中,乌鸦你是孝子典范,世间那些不孝子孙相比之下多么可悲。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边无际,孩子的爱心能否比得上父母呢。
人生何处没有空桑般的疑惑,感叹万物引发无尽感慨。
感叹无法填满时光,老乌鸦抱着雏鸟在夜晚的树上栖息。
- 注释
- 慈乌:一种被认为有孝心的鸟。
哑哑:形容孩子们的喧闹声。
甫集:刚刚聚集、丰满。
反哺:小鸟学飞后返回喂养母亲的行为,象征孝顺。
沦斁:败坏、衰落。
昭苏:使……显明、恢复活力。
中孚:出自《周易》,表示诚信和忠诚。
枭獍:比喻凶残的人,常用来指不孝之徒。
刳:挖空。
仁:仁爱。
逆子:不孝之子。
罔极:无穷无尽,形容爱深。
空桑:比喻人生的困惑或迷茫。
嗟吁:叹息、感慨。
抱雏:抱着幼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表现了鸟类中慈乌对其父母的孝顺之情。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小事,抒发了对人世间孝道和善恶问题的深刻思考。
“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这两句直接点出主题,慈乌鸟以其孝顺闻名,其雏鸟争着叫唤向父母索食,表现了它们天性中的亲情纽带。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描述了慈乌鸟在羽翼初成时就开始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行为不仅是本能,更体现了一种孝顺之情。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这里诗人感慨万千,认为这种孝道与天理相契合,是可以打动人心的美德。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即便是小动物,也能懂得孝顺之道,而慈乌鸟更是以其至孝著称,这种品质是从内而外散发的。
接下来的几句:“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描述了其他鸟类雏鸟为了争食,不惜伤害同伴的情形,与慈乌鸟形成鲜明对比。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诗人由此感叹天下生灵皆有其善良的一面,为何在人世间却出现了善恶截然不同的现象。
最后几句:“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强调慈乌鸟是天下最为孝顺的典范,而人类中的不肖子却与之相反。诗人呼吁人们应该像慈乌鸟那样去体现孝道。
“人生谁实空桑出,為感物类长嗟吁。” 这里表达了对人世间缺乏孝顺之风的无奈和忧虑,感到悲哀。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最后一句以慈乌鸟晚年依然抱着幼小雏鸟入睡的情景,作为结束,强化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对人世间不孝现象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慈乌反哺行为的观察,展开了对人类孝顺之情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人世间善恶问题的深刻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知府秘书遣帐下持新诗追路赠行,辄次韵寄上
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
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
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
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
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
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
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然梅尚未开
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东斋何似春工晚,铁树已花梅未花。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
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湛辈亦与公名俱。
种竹叹。向在成都,种竹满西园,偶苦寒疾朅
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
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
僮奴狃今昨,竞道竹相祟。
如将圣作狂,似以儒为戏。
此君来声冤,林神亦短气。
我梦不平鸣,霍然推枕起。
明当还石湖,胜种千亩地。
未论比封君,且用执谗喙。
周德万携孥赴龙舒法曹,道过水阳相见,留别
草草相逢小驻船,一杯和泪饮江天。
妹孤忍使行千里,兄老那堪别数年。
马转不容吾怅望,橹鸣肯为汝留连?
神如相此俱强健,绿发归来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