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侍者求赞》
《元侍者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押[马]韵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提折脚铛,住深兰若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常在左右觉元侍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觉元(jué yuán)的意思:觉悟的根本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山野(shān yě)的意思:山野指的是山中的田野,也用来形容偏僻、荒凉的地方。

侍者(shì zhě)的意思:指侍奉主人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服侍他人的人。

无取(wú qǔ)的意思:没有得到,没有获得

形则(xíng zé)的意思:形状的规则或法则。

折脚(shé j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可笑、滑稽,令人发笑。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折脚铛(shé jiǎo chēng)的意思:形容人走路摇摇晃晃,步履不稳。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修行理念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开篇即以“道”与“形”的对比,揭示了修行之路的内在与外在的矛盾统一。道,象征着修行的真理与光明,而形,则是修行者所处的世俗世界,山野代表了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束缚。这一对比,既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精神超越的坚定信念,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提折脚铛,住深兰若。”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状态。折脚铛,可能是指简陋的炊具,象征着修行者生活条件的朴素与简朴;深兰若,则是深山中的小寺庙,隐喻修行者远离尘嚣,潜心修行的生活环境。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地点,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修行的精神风貌。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这两句则转向对修行者内在品质的赞美。拙韵,指质朴而不加修饰的韵律,寓意修行者不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注重内心的真诚与纯粹;陋容,形容外表的平凡或不完美,却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这两句通过对比内外,强调了修行者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高尚情操。

“常在左右,觉元侍者。”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将“觉元侍者”作为对象进行赞颂。觉元侍者可能是特定的修行者或象征性的存在,常在左右意味着觉元侍者始终陪伴在旁,给予指导与支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觉元侍者的尊敬与感激,也体现了修行过程中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超越之路上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同伴间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天彭受代迁静正堂以代者未到漫兴二首·其二

罢戍成迁次,投閒想故居。

风霜欺老大,书信卜交疏。

黄叶频供扫,青山炯自如。

斯文身健在,归及岁之馀。

(0)

守岁用少陵阿戎家韵寄怀萧国器

节物赖邻家,南风竞剪花。

门无迎客犬,地有噪人鸦。

病眼愁中暗,题诗醉里斜。

乱离俱老大,今夕意何涯。

(0)

赴端礼之招道中

高人折简苦相催,要及春风把一杯。

花柳溪山寒食后,云中何似雨中来。

(0)

题翠蛟亭

壮士传观山石间,腰头宝剑祥光吐。

摩挲醉眼叱海神,嫌杀蛟龙作妖舞。

(0)

跋湘西清绝图

与山分浅正伤神,蜡屐明朝陌上尘。

谁写湘西清绝景,巧移林壑慰行人。

(0)

罗盏山

道盏原非盏,言罗不是罗。

只因山突起,个个尽如螺。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