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
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
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
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
《酬孟武昌苦雪》【唐·元结】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967c6c0cca6d88877.html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不合(bù hé)的意思:指两者之间不相合,不一致或不适应。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触物(chù wù)的意思:触摸物体。形容对事物有亲身接触。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春物(chūn wù)的意思:指春天的景物,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到庭(dào tíng)的意思:指被告被传到法庭受审的意思。
讽谕(fěng yù)的意思:用讽刺的方式来教训或批评别人。
耕牛(gēng niú)的意思:指勤奋努力工作的人。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昏昏(hūn hūn)的意思:形容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奸凶(jiān xiōng)的意思:指狡猾凶恶、狠毒狡诈的人。
救时(jiù shí)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挽救危机,及时解决问题。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乱来(luàn lái)的意思:指行为无序、无规则,没有条理,缺乏计划和目标。
门望(mén wàng)的意思:指人们在经历困难或面临困境时,期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凄然(qī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伤叹(shāng tàn)的意思:形容非常伤心或感叹。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时患(shí huàn)的意思:指逆境或困难时期。
时和(shí hé)的意思:指时机合适,和谐相处。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危乱(wēi luàn)的意思: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危险和混乱。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惜春(xī chūn)的意思: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贤达(xián dá)的意思:指聪明而有才智的人。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悬泉(xuán quán)的意思:悬泉指的是泉水从高处悬挂而下,形成瀑布的景象。引申为形容事物悬而未决,不明确或难以解决的状态。
野兽(yě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也用来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灾患(zāi huàn)的意思:指灾祸和困难。
自经(zì jīng)的意思:自己修养,自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积雪、山路闲寂的景象,通过对话形式表现了诗人与孟武昌之间的交流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开篇即以雪景引入,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紧接着便是孟武昌献上一篇写雪之作,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切磋交流。
“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这一句明确指出了来访者的身份,并且强调了其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对严冬之苦的深刻体验和描绘。诗中使用“苦”字,更添了一份悲凉。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读至此处,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凄凉之感,这种感觉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内心深处涌现。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番吟咏,表达了对世事无常、时光易逝的无奈。
“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这一句引出了对历史智者的思考,他们与当下所遭遇的困境又有何异?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自问,也是在质疑这个世界,为什么那些智慧和善良不能真正地改变现实。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这一句则是对贤达者未能解世间苦难的无奈表达,他们只能通过言辞来寄托心意,而无法直接解决问题。
接下来的几句:“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则是对孟武昌之情感的深刻理解,他不仅珍惜春天之物,更在这漫长而又寒冷的冬日里感受着世间种种灾难。
“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这句话表达了对乱世中的奸佞和暴行的无奈,似乎是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去询问那些有德之士又有什么意义呢?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这里则是一种哀叹,连林间的小鸟和野兽都未能免俗世之灾难,何况人乎?这不禁令人生出一份对万物共通命运的感慨。
“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这一句则是对战争连年、农事荒废的担忧。战争之苦,不仅影响了士兵,更影响到了田间的耕牛和农人,反映出战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这里则是对战争频仍、牲畜不断被屠宰的一种无奈感叹。诗中通过对时间的提问,强化了这种无助和绝望的情绪。
“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这一句描写的是农业生产力衰退的悲凉景象:耕作之人越来越少,耕田之牛也日渐稀缺。诗中通过这样的对比,更显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这里是对上苍的质疑和哀求,天地之间难道不存仁慈之心吗?在这战乱纷争中,又怎能忍心让百姓承受更大的灾害?
“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这一句则是对自从国势多事以来,每每触碰到世间万象,都不禁生出深切的哀叹。这里,“触物”二字,极其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之痛。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与朋友相见,也只能是增添心中的忧虑和混乱。这里的“只益”,既表现了交谈无果,更映射出心灵深处的困惑和不安。
随后的几句:“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则是对自然之美被破坏的一种描绘。在严寒中,即便是山中的禽鸟也不再翱翔,树木也因寒冷而断裂,这些景象都在诉说着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这里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冬日景象:连水流都凝固成了冰块,即便是温暖之物,也难以抵抗这般严寒。
“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这一句则是在描绘诗人走出家门所见的一切——无论是天还是地,都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
最后几句:“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这里则是在这样的昏黯世界里偶尔可见的一抹亮色——即便在这漫长而又寒冷的冬日之中,也还有白云出现在山峰之下,这或许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某种期待和希望。
十载长愁信息稀,异乡相见复相违。
自惭堕地非千里,谁似冲天任一飞。
解带石边苍树合,升仙桥上好风微。
箧中空有南征稿,不为从容较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