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杭僧法惠事后见边郎中观音感应记》
《书杭僧法惠事后见边郎中观音感应记》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眼中铁弹不辞枯,眢井重波事亦殊。

不用三三前说法,要须六六还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还珠(huán zh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也可指修复、修补。

六六(liù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顺利,一切顺风顺水。

前说(qián shuō)的意思:指在正式发言或写作之前,先作简要的引言或开场白。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要须(yào xū)的意思:必须;一定要

眢井(yuān jǐng)的意思:比喻人心险恶,阴险狡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书杭僧法惠事后见边郎中观音感应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邃哲理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眼中铁弹不辞枯”,以“铁弹”象征佛法的坚定与不屈,即使历经岁月的磨砺,也不放弃追求真理的决心。“不辞枯”则表达了对佛法持久不懈的追求,不畏艰难,不惧困苦。

次句“眢井重波事亦殊”,“眢井”原指干涸的井,此处借指佛法的深奥与复杂,如同井水深不可测;“重波”则比喻佛法的层层深入,揭示了佛法内涵的丰富与变化多端。整句意在说明,尽管佛法深奥难解,但其内在的智慧与力量却能带来不同寻常的启示与改变。

第三句“不用三三前说法”,“三三”在这里可能是指佛法中的某些法则或教义,诗人通过“不用”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直接领悟佛法真谛的态度。这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佛法理解不应拘泥于表面的条文或繁琐的解释,而应通过直觉和内心体验来获得。

最后一句“要须六六后还珠”,“六六”可能代表了某种完整的、圆满的状态,而“还珠”则象征着佛法的实践与成果。整句意为,只有在经历了全面的修行与领悟之后,才能真正地将佛法的智慧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与成就。这不仅强调了佛法实践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个人修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宇宙的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佛法深刻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以及对佛法实践与内省的重视。它不仅是一首对佛法的赞美之作,也是对个人修行之路的指引与鼓励。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忆长安.十月

忆长安,十月时,华清士马相驰。

万国来朝汉阙,五陵共猎秦祠。

昼夜歌钟不歇,山河四塞京师。

(0)

寄王侍御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

鍊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

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0)

古鉴

古鉴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

隐山道士未曾识,负局先生不敢磨。

曾向春窗分绰约,误回秋水照蹉跎。

世间纵有应难比,十斛明珠酬未多。

(0)

颍亭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

寒声北下当轩水,翠影西来扑槛山。

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五

柳郎八十二,蓝嫂一十八。

夫妻共百年,相怜情狡猾。

弄璋字乌䖘,掷瓦名婠妠。

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0)

诗三百三首·其十五

父母续经多,田园不羡他。

妇摇机轧轧,儿弄口㗻㗻。

拍手摧花舞,支颐听鸟歌。

谁当来叹赏,樵客屡经过。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