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金 吾 子 唐 /李 益 绣 帐 博 山 炉 ,银 鞍 冯 子 都 。黄 昏 莫 攀 折 ,惊 起 欲 栖 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山(bó shān)的意思:形容人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冯子(féng zǐ)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象或品质高尚,有远大抱负和志向。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昏莫(hūn mò)的意思:形容头脑昏沉,思维迟钝。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栖乌(qī wū)的意思:指栖息在乌鸦身上的寄生物,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生活无本领。
银鞍(yín ān)的意思:指马鞍上镶嵌有银制装饰,形容豪华富贵的场景或事物。
子都(zǐ dō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都已经成年了,表示时间的流逝。
博山炉(bó shān lú)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艺非常高超。
- 翻译
- 精美的绣帐中放置着博山香炉,
银色的马鞍上坐着英武的冯子都。
- 注释
- 绣帐:精致的床帐。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形状像山峰。
银鞍:银饰的马鞍。
冯子都:虚构或历史人物,此处可能象征英勇骑士。
黄昏:傍晚时分。
攀折:采摘或折断。
栖乌:栖息的乌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些许忧郁的画面。"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一句中,“绣帐”指的是精美华丽的床帏,而“博山炉”则是古代一种用于熏香的器具,这里用来烘托出一个安静而富丽的室内环境。"银鞍冯子都",“银鞍”可能暗示着主人或居住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冯子都”则是古代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被用来营造一种高贵而又淡远的氛围。
接下来的"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一句,则描绘了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的景象。"黄昏莫攀折"中的“攀折”意味着不必去攀附或折取什么,这里可能是说在这宁静的暮色中,不需过多地追求或干预自然。"惊起欲栖乌"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黄昏时分惊飞而起,想要栖息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中那份宁静与平衡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