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吾子》
《金吾子》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

黄昏攀折惊起栖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
táng /

xiùzhàngshānyínānféngdōu
huánghūnpānzhéj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博山(bó shān)的意思:形容人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冯子(féng zǐ)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象或品质高尚,有远大抱负和志向。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昏莫(hūn mò)的意思:形容头脑昏沉,思维迟钝。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栖乌(qī wū)的意思:指栖息在乌鸦身上的寄生物,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生活无本领。

银鞍(yín ān)的意思:指马鞍上镶嵌有银制装饰,形容豪华富贵的场景或事物。

子都(zǐ dō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都已经成年了,表示时间的流逝。

博山炉(bó shān lú)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艺非常高超。

翻译
精美的绣帐中放置着博山香炉,
银色的马鞍上坐着英武的冯子都。
注释
绣帐:精致的床帐。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形状像山峰。
银鞍:银饰的马鞍。
冯子都:虚构或历史人物,此处可能象征英勇骑士。
黄昏:傍晚时分。
攀折:采摘或折断。
栖乌:栖息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些许忧郁的画面。"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一句中,“绣帐”指的是精美华丽的床帏,而“博山炉”则是古代一种用于熏香的器具,这里用来烘托出一个安静而富丽的室内环境。"银鞍冯子都",“银鞍”可能暗示着主人或居住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冯子都”则是古代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被用来营造一种高贵而又淡远的氛围。

接下来的"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一句,则描绘了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的景象。"黄昏莫攀折"中的“攀折”意味着不必去攀附或折取什么,这里可能是说在这宁静的暮色中,不需过多地追求或干预自然。"惊起欲栖乌"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黄昏时分惊飞而起,想要栖息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中那份宁静与平衡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问梅

东风桃李竞春光,何苦前村雪里芳。

孤洁不教尘眼涴,野桥斜月自昏黄。

(0)

和房长老二绝·其一

只识瓶盘不识金,瓶盘钗钏本真金。

一从打破疑团后,物物头头总是心。

(0)

过云中赠别李尚书

谁识云中李谪仙,诗如文锦酒如川。

十亩良园君有趣,一廛薄土我无缘。

旧恨常来春梦里,新吟不到客愁边。

明朝分手天涯去,他日相逢又几年。

(0)

题丁御史五老履端图

正月二日天气和,东风忽尔来相过。

汀洲草堂集五老,春酒介寿欢如何。

吁嗟行藏信所遇,白头犹向山中住。

不是当年遇绣衣,画图那得留清誉。

(0)

客中逢乡人得家中消息

去家不忍别,久客遂忘还。

忽见故乡人,与语增戚颜。

比邻害疵疠,群从亦凋残。

所幸一室安,卫生良独艰。

语终对斜日,一鸟鸣空山。

意存恍惚际,心在悲喜间。

(0)

知止轩为谢伯安赋

鸟雀依丛篁,鲦鲿在渊水。

飞潜各自适,所贵在知止。

微物尚知止,况人为物灵。

勖君止于善,庶以善自名。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