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香俱贱,山家犬不村。
饭僧钱施尽,典鹤具壶樽。
这首诗描绘了花讲寺的静谧与幽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景色的柔美与生机。首句“非两湖全绿,当天月一痕”以对比手法,强调了月光在湖面上的独特映照,不同于满湖皆绿的寻常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独特的美。接着,“草柔春耳耳,塔迥石言言”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春草轻柔地生长,仿佛在细语低吟;高耸的佛塔与坚硬的岩石似乎也在对话,传递着某种深邃的信息。
“花市香俱贱,山家犬不村”则将视角转向了寺庙周边的人文环境,花市中的香气弥漫,却显得平易近人,不显贵重;山家的犬吠声,虽是乡村常见的声音,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别有一番风味,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最后,“饭僧钱施尽,典鹤具壶樽”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僧侣们生活状态的同情与理解。饭僧的钱已经施尽,可见寺庙经济并不宽裕,但依然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而“典鹤具壶樽”,则可能是在说为了招待客人,不惜典当物品,显示出寺庙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礼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花讲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深刻感悟。
风摇丹髻,叶剪西岩树。岁律峥嵘又如许。
看千峰倒影,浮动觥船,纱窗外,万幅鲛绡斗舞。
五弦弹不尽,碧落天高,隐隐孤鸿向云度。
送斜红敛尽,催上蟾钩,金风细,点破瑶阶白露。
任笛声、吹残一帘秋,看人□栏□,暮云高处。
老桧依庭下,青坚自旧名。
林深便静坐,径浅却幽深。
逗日分松色,迎风和竹声。
相韩亲匾字,相对有馀清。
寂寞元宵十六霜,月中披蓑带干将。
兜鍪第见烽火举,觚棱不辨华灯张。
新来冰天被声教,铁骑无复驰沙场。
缯山再见旧灯影,金枝密焰看流芳。
鸣珂篝烛竞游衍,金吾不禁春宵长。
传闻慈宁更炜烨,万岁声动东朝觞。
琉璃云母万枝宝,桂膏兰灺飘馀香。
我今暂留三家野,岂有鹄采开莲房。
聊向猪栏迎紫女,更设膏粥祈蚕桑。
叶师无恙可霄汉,会把如意游西凉。
百事不挂眼,一尊难暂忘。
伻来颁酒圣,客至引杯长。
桑落开新瓮,昆崙接旧觞。
鹅儿黄液重,象鼻碧筒香。
银海俄增量,金罂可配浆。
蚁浮甘潋滟,石饮见温良。
世事纷忘去,诗情合得尝。
醉来庭宇眩,醒后竹阴凉。
酿鄙平原县,邻防吏部郎。
糟丘诚可老,不用尔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