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愁城(chóu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忧虑,苦恼重重的状态。形容心情沉重,愁苦不堪。
放晴(fàng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彩散去。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荒野(huāng yě)的意思:指人烟稀少、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比喻事物的状况艰难或处境困苦。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良策(liáng cè)的意思:
◎ 良策 liángcè
(1) [good plan]∶好的计划
(2) [sound strategy]∶好策略秋霖(qiū lín)的意思:指秋天的雨水。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水患(shuǐ huàn)的意思:指由于水灾引起的灾害。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野圃(yě pǔ)的意思:指荒芜的田地或废弃的园圃。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日坐愁城(rì zuò chóu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长时间坐在城中忧愁不安的样子。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陶梁的《藁城道中》描绘了秋雨连绵后初现晴朗的场景。首句“秋霖日日坐愁城”,形象地写出诗人长期被阴雨困扰,心情压抑如同身处愁苦之城。次句“出郭今朝乍放晴”则传递出久旱逢甘霖般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好转的期盼。
第三句“禾黍郊原留半壁”,通过描绘郊外田野上残留的半壁庄稼,暗示了秋收的不完全和可能的灾害影响。第四句“衣冠父老拜双旌”,以农人向官员敬礼的场景,反映出当地百姓对官府的期待和对领导者关怀的感激。
第五句“苔荒野圃花无色”,进一步渲染环境的萧瑟,显示出雨后的荒凉景象。最后一句“水患频闻劳使节,好筹良策慰苍生”,直指水灾频繁,诗人希望地方官员能积极应对,想出良策来安抚民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以秋雨转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福祉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