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壬 寅 年 南 游 离 白 沙 宋 /郑 刚 中 木 杪 日 未 升 ,四 野 落 寒 雾 。昏 濛 失 冈 峦 ,咫 尺 见 行 路 。我 独 何 区 区 ,犯 此 寒 色 去 。重 伤 寄 蹇 身 ,百 事 已 迟 暮 。既 不 早 冲 跃 ,要 津 先 自 据 ,又 无 二 顷 田 ,林 泉 闭 门 户 。方 此 念 友 朋 ,升 斗 活 车 鲋 。行 行 乖 素 心 ,芒 刺 欲 谁 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迟暮(chí mù)的意思:指晚年衰老或人生末期。
冈峦(gā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起伏,连绵不绝。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昏濛(hūn méng)的意思:形容天气阴暗、模糊不清。
见行(jiàn xíng)的意思:指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推测出事物的本质或未来的发展趋势。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木杪(mù miǎo)的意思: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升斗(shēng dǒu)的意思:指平凡的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家。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先自(xiān zì)的意思:先自在这里指的是自己先行动起来,率先做某事。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友朋(yǒu péng)的意思:
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重伤(zhòng shāng)的意思:指伤势严重,造成重大损害或伤害。
- 注释
- 木杪:树梢。
四野:四周。
寒雾:寒冷的雾气。
昏濛:昏暗。
冈峦:山峦。
咫尺:近在咫尺。
区区:微不足道。
犯此寒色:冒着严寒。
重伤:身心疲惫。
蹇身:跛足。
迟暮:尾声。
要津:重要位置。
自据:被占据。
二顷田:大片田地。
林泉:山林。
闭门户:关闭门扉。
念友朋:思念朋友。
升斗:微薄。
车鲋:生活支持。
行行:行动。
素心:初衷。
芒刺:芒刺般的困扰。
负:倾诉。
- 翻译
- 太阳还未升起在树梢,四周弥漫着寒冷的雾气。
昏暗中难以辨认山峦,近在咫尺的道路也变得模糊。
我独自一人,为何要冒着严寒前行。
身心疲惫,如同跛足之人,所有事情都已接近尾声。
既然未能早早奋发,重要的位置已被他人占据。
没有大片田地,只能关闭门扉,隐居山林。
此刻思念朋友,希望能为他们带来微薄的生活支持。
然而行动违背了初衷,芒刺在背,不知该向谁倾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郑刚中在壬寅年的南游途中所见的景象。"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他站在高处,太阳还未升起,四周弥漫着清冷的晨雾,远处的山峦在迷蒙中若隐若现,近在咫尺的道路也变得模糊不清。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困境,"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表达了孤独和决心。
接着,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多舛,"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身体的困顿和人生的衰老让他深感忧虑。他意识到自己未能及时把握机会,"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失去了抢占重要位置的能力。同时,生活的艰辛使他无法拥有大片田地,只能闭门度日,"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
在这样的境遇下,诗人仍然挂念朋友,希望能通过微薄之力帮助他人,"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然而,他的行为与初衷相违背,"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他感到自己的行为与内心的纯洁理想有所冲突,不知该向谁承担这份责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无奈与坚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