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知 县 李 太 博 得 替 宋 /林 逋 惠 爱 复 公 清 ,三 年 报 政 成 。弦 歌 敦 雅 俗 ,桃 李 蔼 春 荣 。县 治 尝 游 刃 ,朝 趋 久 彯 缨 。相 门 如 有 相 ,他 日 愿 持 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政(bào zhèng)的意思:指向政府报告情况或请示汇报。
持衡(chí héng)的意思:保持平衡、公正。
春荣(chūn róng)的意思:春天的荣耀,指事物兴盛的时期。
敦雅(dūn yǎ)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举止端庄优雅。
公清(gōng qīng)的意思:公正清廉,不受贪污腐败的影响。
惠爱(huì ài)的意思:慈爱、宽厚的爱护。
年报(nián bào)的意思:指每年一次的报告或总结。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县治(xiàn zhì)的意思:县治是指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也可以指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
相门(xiāng mén)的意思:指同辈之间互相称呼、对待。
雅俗(yǎ sú)的意思:指高雅和庸俗之间的对比,形容品味高尚、不庸俗。
游刃(yóu rèn)的意思:轻松自如地应对困难或挑战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 注释
- 惠爱:恩惠和爱护。
公清:公正清廉。
政成:政绩显著。
弦歌:音乐与教化。
敦雅俗:倡导高雅风气。
桃李:比喻学生。
蔼春荣:春天般的繁荣。
县治:县衙。
游刃:做事得心应手。
朝趋:早朝。
彯缨:佩戴官帽。
相门:宰相之家。
持衡:主持公正。
- 翻译
- 恩惠和公正并存,三年政绩显著。
音乐与诗歌倡导高雅,如春风中的桃李繁花盛开。
在县衙治理期间,我曾游刃有余,每日早朝都佩戴着官帽。
如果我家门出宰相,将来希望能主持公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知县李太博得替》,通过对知县李太博三年任期中表现出的惠爱公正和清明治理的赞扬,展现了他对地方文化的推动以及教育成果的显著。"弦歌敦雅俗"一句,通过音乐与教化相结合的方式,强调了他对提升社会风气的贡献。"桃李蔼春荣"则以比喻手法,形容他的教化如春风般温暖,使得百姓如同桃李般在春天里繁盛成长。诗人表达了对李太博的敬意,希望他在未来能继续发挥领导才能,如同宰相般公正持衡。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对官员德行与政绩的赞美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平泉杂咏·忆春耕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鸂鶒
清沚双鸂鶒,前年海上雏。
今来恋洲屿,思若在江湖。
欲起摇荷盖,闲飞溅水珠。
不能常泛泛,惟作逐波凫。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
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严光隐富春,山色谿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忆平泉杂咏·忆药栏
野人清旦起,扫雪见兰芽。
始畎春泉入,惟愁暮景斜。
未抽萱草叶,才发款冬花。
谁念江潭老,中宵旅梦赊。
寄茅山孙炼师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
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石上谿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