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军中来,遗我盈丈纸。
素壁张斯图,聊识大亥趾。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大荒(dà huāng)的意思:指荒芜、荒凉的景象,也可形容人世间的混乱和失序。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得民(de mín)的意思:得到民心,赢得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幅员(fú yuán)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辽阔疆域。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寒暄(hán xuān)的意思:寒暄是指两个人见面时互相问候、打招呼的行为。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聚米(jù mǐ)的意思:聚米意为聚集稻米,比喻积累财富或资源。
丽水(lí shuǐ)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如画或诗意盎然的水景。
良谋(liáng móu)的意思:指明智而高明的计策或策略。
流沙(liú shā)的意思:比喻难以逃脱的危险或困境。
轮台(lún tái)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前沿阵地或边疆城市。
名称(míng chēng)的意思:指名字或称呼。
迁徙(qiān xǐ)的意思:指动物或人类因为生存、繁衍等原因而迁移、移动的行为。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沙窝(shā wō)的意思:指低洼的沙地或沙滩。
上指(shàng zhǐ)的意思:指向上方,表示指引、指示或引导。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殊名(shū míng)的意思:别名;另外的名字
素壁(sù bì)的意思:指墙壁上没有涂刷任何颜色,保持原始的素净状态。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蜿蟺(wān dàn)的意思:形容曲折、蜿蜒的样子。
形势(xíng shì)的意思:形势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局势中的情况和态势。
涯涘(yá sì)的意思:涯涘指的是河流的两岸,也可以比喻两个相隔很远的地方。
阳关(yáng guān)的意思:阳关是指阳光明媚的关口,也用来比喻困难或危险的境地。
于阗(yú tián)的意思:指远离故乡,生活在异地。
展卷(zhǎn juǎn)的意思:展开卷轴,指展开事物的全貌或全面呈现。
战垒(zhàn lěi)的意思:战垒指战争时建立的防御工事,也泛指用于抵御外敌的坚固防线。在引申义中,战垒还可以指代团结一致、坚守阵地的集体或个人。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此诗《钱博士登俊赠西域地图》由清代诗人沈青崖所作,通过描绘一幅西域地图的壮阔景象,展现了对历史与地理的深刻洞察。
诗中开篇以“客从军中来,遗我盈丈纸”起笔,引出一幅巨大的西域地图,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辽阔无垠的地域之中。接着,“展卷列丹青,大荒靡涯涘”两句,描绘出地图上的景象如同真实世界一般,广阔无边,令人叹为观止。
随后,诗人以“嵯峨于阗山,蜿蟺伊丽水。轮台及阳关,如在掌上指”四句,具体描绘了地图上的山脉、河流、城市等地标,仿佛将读者置于地图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地理特征,感受其壮丽与神秘。
“汉唐殊名称,回夷互迁徙。服畔靡有常,古来多战垒。”这几句则揭示了西域地区自古以来的历史变迁和战争频繁,反映了这片土地上民族的迁徙与冲突。
“白骨沉沙窝,金刀折涧底。寒暄异中华,幅员空万里。”诗人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环境的险恶,强调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差异,以及这片广袤土地上所承载的苦难与挑战。
最后,“有壤不可耕,得民不可使。唐虞声教讫,西被流沙止。聚米虽良谋,形势何足恃。”诗人反思了历史上的治理策略与局限性,指出即使在古代文明中,对于如此辽阔且复杂多变的地域也难以完全掌控,表达了对历史智慧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一幅西域地图为载体,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更蕴含了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万朵芙蓉插天碧,叠嶂层峦森列戟。
云外鸟啼松径深,渡头冰泮春流急。
落花飞絮踏成泥,兰茁紫芽蒲叶齐。
桃花依约天台路,烟霞彷佛武陵溪。
物外神仙居海岛,琼芝珠树连瑶草。
楼阁参差入望迷,眼前便觉人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