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禅(ān chán)的意思:安心宁静地修禅修行。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本觉(běn jué)的意思:指自己对自己的本性和本心有清醒的认识和觉悟。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尘缘(chén yuán)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世俗缘分,也可指红尘世界的一切烦恼和牵绊。
当涂(dāng tú)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有失常理,做出不合适的事情。
道安(dào ān)的意思:指道路平坦安稳,没有障碍和困扰。
度日(dù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的时间,表示度日如年,时间过得很慢。
多年(duō nián)的意思:多年的时间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佛像(fó xiàng)的意思:比喻非常相像或相似,无法区分。
光鲜(guāng xiān)的意思:指外表华丽、光彩夺目,但内在缺乏真实或实质。
豪贤(háo xián)的意思:指既有豪杰的才干,又有贤者的德行。
尽光(jìn guāng)的意思:指全部用尽或完全耗尽。
觉性(jué xìng)的意思:指人的觉悟和认识能力。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六尘(liù chén)的意思:指红尘世界中的六种尘埃,即金银财宝、名利声色、爱欲情感、生死离别、得失荣辱、师徒朋友。
圣诲(shèng huì)的意思:圣明的教诲或指导。
石道(shí dào)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
束修(shù xiū)的意思:束缚自己的修行,指被自己的才华、能力所限制。
四载(sì zǎi)的意思:指时间长久,多用于形容感情深厚或友谊持久。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坦荡(tǎn dàng)的意思:形容心地宽广,胸怀豁达,没有私心私欲。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系束(xì shù)的意思:系束意为束缚、约束,形容受到限制或束缚。
习业(xí yè)的意思:努力学习,勤奋用功。
掀翻(xiān fān)的意思:指将物体翻倒或推翻。也用来比喻战胜敌人或摧毁敌人的势力。
修己(xiū jǐ)的意思:
自我修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入道》:“士之谋身,得之者以才,失之者惟命,达失二揆,宏道要枢,可谓勤於修己者与!” 清 姚鼐 《复蒋松如书》:“而其生平修己立德,又实足以践行其所言。”参见“ 脩己 ”。
谒见(yè jiàn)的意思:指拜访上级或尊贵的人,向其请教或汇报工作。
因习(yīn xí)的意思:因为习惯长期形成的行为或思维方式。
营度(yíng dù)的意思:指人的智力和才能。
直至(zhí zhì)的意思:一直到;一直达到某个时间或状态。
助道(zhù dào)的意思:助道指的是人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道路。
装銮(zhuāng luán)的意思:指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装扮得十分华丽,以炫耀他人。
自营(zì yíng)的意思:自己经营、自己打理
遵行(zūn xíng)的意思:遵守、遵循
- 翻译
- 我来自当涂,放弃儒家,遵循道教,多年践行圣人的教诲。
已经过了三十多年,断绝了世俗的牵绊。
依靠修行和自我持守生活,从未拜访过权贵或贤人。
智慧的力量,驱散了内心的困扰,心境开阔自由。
来到这里十四年,精心装饰佛像,寺庙焕然一新。
修建了遮阳石道,直达水边。
这些都源于我积累的财富,用来支持佛法修行和静心冥想。
深知惭愧,无所求取,内心深处的本觉清明如镜。
- 注释
- 当涂:地名,古代县名。
儒:儒家学派。
道:道教。
圣诲:圣人的教诲。
三纪:三十年。
六尘缘:世俗的尘世关系。
般若:佛教中的智慧。
烦恼:内心的困扰。
遮晹石道:遮阳的石头道路。
水?边:水边,可能指河流或湖泊。
束修: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此处指积累的财物。
舍:舍弃,给予。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满庭芳》,出自北宋时期的诗人如愚居士之手。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佛家色彩,作者以个人修行的角度,表达了对道家的追求和对佛法的深刻体悟。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 这几句诗直接揭示了作者从儒家转向道家的精神历程,以及长时间遵循圣人的教导。"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则表明作者已经度过了很长的时光,切断了与世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执着。
“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 这里作者强调自己的修行是基于个人内心的体验和实践,没有追求过外界的名利或与高贵者的交流。"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翛然"则展示了佛法中的“般若智慧”对于作者超越世间烦恼的心境。
接下来的“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 描述了作者在某个地方停留十四年期间,致力于装饰佛像和建筑塔宇,使之光彩照人。"造遮晹石道,直至水?边"可能是在描绘修建道路通往水边的景象。
“都系束修己镪,舍为助道安禅。”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将个人财产用于修筑寺院,以此作为修行佛道、达到内心平静的途径。最后,“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则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的修行有所反思,认识到最终的觉悟并非外在物质的积累,而是内在本性的圆满体现。
这首诗通过作者个人的宗教实践和精神体验,展现了中国古代佛道合流的一种文化状态,以及个人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
梦三生,香一炷,身世悟萍絮。
青粉墙低,鸦背带秋去。
乍惊蒜影钩帘,茶烟飏鬓,蓦吹落、缃桃红雨。
起还住。窥人窈窕窗前,鹦母悄无语。
宝篆成灰,划遍断肠句。
争知豆蔻词工,鸳鸯字好,暗颠倒、十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