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忝(bù tiǎn)的意思:不以自己的成就为荣,不以自己的失败为耻。
长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和平状态,也可指长时间的稳定局面。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缄题(jiān tí)的意思:指写文章、书信时,特意加以掩饰、隐瞒。
九苞(jiǔ bā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或能力非常出众,像九朵盛开的花朵一样,十分耀眼。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民怨(mín yuàn)的意思:指民众对政府、统治者或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怒。
南楚(nán chǔ)的意思:指被困于南楚国,形容陷入困境、境地艰难。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托神(tuō shén)的意思:指寄托信仰或信任于神明,希望神明能够保佑、庇护。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诸郎(zhū láng)的意思:指众多男子或众多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李方伯挽诗》表达了对故人李方伯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玉节新移自汴郊”描绘了李方伯或许曾持着象征职权的玉节从汴京郊区离去的情景,暗示其官职调动或离世之事。次句“缄题千里托神交”则表达了诗人与李方伯虽相隔千里,但仍通过书信寄托深厚情谊。
第三句“有怀旱岁为霖雨”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希望他在生时能如甘霖般解救百姓于旱灾之中,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第四句“无地青山酹束茅”则表达了诗人无法亲自为他祭奠的遗憾,只能在想象中以青山为灵位,洒酒致哀。
第五句“南楚遗民怨芳草”借南楚之地的遗民对芳草的哀怨,暗指李方伯的离世让当地人民感到失落,如同失去了一位庇护者。最后一句“西江归榇泣潜蛟”描绘了悲痛的送葬场景,连江中的蛟龙也为之哭泣,进一步渲染了挽诗的哀伤气氛。
最后两句“诸郎不忝长平裔,云路争看丽九苞”则是对李方伯后人的期许,希望他们能继承先人的美德,如同凤凰展翅,飞向高远的云路,寓意家族的荣耀和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施子之豫章
我闻李白游江海,西爱匡庐东九华。
九十九峰江上青,五老香炉飞紫霞。
今君家在九华住,时与仙人数落花。
一日拂袖起为吏,复得庐山对官衙。
人生出处贵遆意,区区冠盖何足夸。
唯得名山共朝暮,翠屏锦障天之涯。
豫章之牍纷如麻,君其理之勿怨嗟。
只今海中之寇数百万,日日江门喧鼓笳。
西望豫章仅千里,一朝可以飞浮槎。
紫薇群贵芙蓉夕,君其豫言勿复惜,九华匡庐动颜色。
寄李顺德于鳞二首·其一
闻君出帝关,手握五马符。
朝发庐龙沟,夕息涿鹿途。
白玉挂君衣,黄金耀君躯。
恁意殊扬扬,千骑为前驱。
雄声满四隅,英名照八区。
观者拥长路,皆言使君殊。
使君自有志,岂为功名图。
一麾乃出守,悲哉吾道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