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公方(gōng fāng)的意思:公正的态度或方针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火树(huǒ shù)的意思: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襟期(jīn qī)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心胸豁达。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名胜(míng shèng)的意思:形容人物的声望和名誉很高。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三已(sān yǐ)的意思:指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能再改变。
四愁(sì chóu)的意思:四种忧愁,指人生中的四大忧虑。
萧寺(xiāo sì)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的场所或地方
新节(xīn jié)的意思:新的节日或新的开始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正月十四夜晚在南寺观灯的情景,诗人沈与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灯火以及自己与友人的情感交流。
首句“娟娟佳月挂南楼”,以“娟娟”形容月亮之美好,挂于南楼之上,营造出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接着“萧寺真成秉烛游”,将寺庙比作萧瑟之地,却在夜晚点亮灯火,成为游赏的好去处,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喜爱与欣赏。
“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火树银花,映照出新年的节日景象,而诗人的春衫似乎不再适应这热闹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转,旧日的欢愉难以重现。这里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公”指他人,“我”自指,通过对比,展现不同人物的不同心境。“高卧”与“狂歌”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隐喻深思熟虑,后者则表达情感的激荡。诗人借用“三已”和“四愁”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最后两句“为报襟期得名胜,何妨著处一开眸。”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景,无论是名胜还是寻常之处,只要能激发情感,都值得驻足欣赏。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杨通判
花稀让林稠,苗疏与田远。
共欣永日宽,更笑馀寒褊。
穷阎多乐事,粲粲翠幄展。
惜君盍少假,忽泛江流缅。
三年纲纪地,一意圭玉琬。
臞儒道义深,傲吏威棱浅。
山鞋蜡已就,画笔枯未吮。
不上雁荡峰,何繇寄高蹇。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
太学奏文夸第一,国子先生里行立。
岭南梅花太枯涩,花岂唤人人底急。
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明光宫。
云翻雨覆古来有,不如堂堂金石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