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犯(bù fàn)的意思:不犯指的是不触犯、不违背、不得罪。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出声(chū shēng)的意思: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犯鳞(fàn lín)的意思:犯鳞指触犯到龙的鳞片,比喻触犯到权贵或有权势者,招致报复。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律度(lǜ dù)的意思:律度指的是遵循规矩、守法纪,表达了对行为规范的尊重和遵守。
明白(míng bɑi)的意思:理解清楚,明了事理或道理。
攀髯(pān rán)的意思:攀爬胡须。形容人物形象威猛、英勇。
髯士(rán shì)的意思:指有胡须的男子,也可泛指有胡须的人。
容礼(róng lǐ)的意思:指待人礼貌周到,不轻视他人。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文轨(wén guǐ)的意思:指文章的风格或者书法的笔迹。也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举止的文雅、高尚。
熊罴(xióng pí)的意思:指勇猛、威猛的样子,也指勇猛的武力。
优容(yōu róng)的意思:优雅宽容的态度或举止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直臣(zhí chén)的意思:指直接侍奉君主的官员,也指忠诚于君主的臣子。
中典(zhōng diǎn)的意思:
宽严适中、可以常行的法典。《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郑玄 注:“用中典者,常行之法。”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谋协上策,刑从中典。” 宋 王安石 《陈确授大理寺检法官》:“朕制中典以刑四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为悼念嘉祐大行皇帝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车书共文轨,律度出声身”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嘉祐大行皇帝在文化统一和法制建设上的贡献的赞誉。接下来,“明白垂中典,优容礼直臣”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在制定法律与礼制时的公正与宽容。
“熊罴渭川叟,风雨越裳人”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嘉祐大行皇帝比作渭川的老熊和风雨中的越裳人,形象地描绘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正义的形象。最后,“更想攀髯士,犹知不犯鳞”则表达了对那些愿意追随并忠于皇帝的贤士的敬仰,同时暗示了皇帝的仁慈与宽厚,即使面对逆鳞之士也能保持理智与宽容。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回顾了嘉祐大行皇帝在国家治理、文化发展以及道德风范方面的卓越贡献,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君主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严二擢第东归
隳官就宾荐,时辈讵争先。
盛业推儒行,高科独少年。
迎秋见衰叶,馀照逐鸣蝉。
旧里三峰下,开门古县前。
送薛能赴镇徐方
列土人间盛,彭门属九州。
山河天设险,礼乐牧分忧。
皎日为明信,清风占早秋。
虽同郤縠举,郤縠不封侯。
题长孙桐树
一去龙门侧,千年凤影移。
空馀剪圭处,无复在孙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