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狄(běi d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指北方的外族。
草莽(cǎo mǎng)的意思:指平民百姓、底层人士。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城隍(chéng huáng)的意思:指城隍庙,也指城市的守护神。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封疆(fēng jiāng)的意思:封疆是指古代帝王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官员进行封赏,使其在边疆地区担任守卫和管理职责。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豪俊(háo jùn)的意思:形容人勇猛、英俊。
器械(qì xiè)的意思:指武器、工具等器具。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士卒(shì zú)的意思:指士兵、军队中的普通战士。
输忠(shū zhōng)的意思:指因为忠诚而受到失败或损失。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土功(tǔ gō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或专业知识的技能或工作,凭借个人经验和实际操作掌握的技能。
武备(wǔ bèi)的意思:指军队的装备和战备。也用来形容人的准备充分,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西戎(xī róng)的意思:指西方的戎狄,泛指外族或异族。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古来》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对历史豪杰多出自山东这一现象的感慨,以及对承平日久导致武备松弛、边防不振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首句“古来豪俊起,大半在山东”开篇即点明了历史上的豪杰人物多出自山东这一特点,既是对历史事实的陈述,也暗含着对山东人才辈出的赞叹。接着,“甚矣承平久,萧然武备空”两句转折,指出在长期的太平盛世之后,武备逐渐荒废,军力衰弱,显示出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封疆濒北狄,士卒戍西戎”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山东作为边防重地,士兵们不得不驻守在遥远的西戎之地,保卫国家的安全。“器械恬儿戏,城隍骇土功”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所在,武器如同孩童的游戏,毫无实战价值;城墙和防御工事却显得脆弱不堪,形象地反映了军事力量的衰败。
“朝廷急扫敝,草莽许输忠”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尽快整顿军备、加强边防的期望,同时也肯定了民间百姓愿意为国效力的忠诚之心。“元恨天门远,无由半策通”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即使有良策,也难以传达给朝廷,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人才与军事力量的重视。孔平仲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对当政者的期待,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忧患意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