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成 父 来 自 玉 山 审 知 有 送 行 诗 且 以 见 及 次 韵 宋 /赵 蕃 思 君 一 夕 或 三 起 ,诗 卷 曷 从 来 眼 里 。骤 疑 笑 语 接 秋 窗 ,不 悟 江 山 隔 吾 里 。近 来 海 内 诗 好 谁 ,贱 目 可 怜 空 贵 耳 。谪 仙 既 作 东 山 称 ,杜 陵 亦 贵 衡 阳 纸 。吾 人 得 穷 固 其 分 ,幽 谷 安 能 争 市 倚 。何 当 与 子 弃 兹 世 ,卜 居 在 在 佳 山 水 。不 同 渊 明 田 潠 ,即 效 龟 蒙 耕 甫 里 。文 成 不 作 封 禅 词 ,相 我 于 耜 并 举 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举(bìng jǔ)的意思:并列同时考虑或采取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封禅(fēng shàn)的意思:封禅是指古代帝王登山祭天,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甫里(fǔ lǐ)的意思:形容事物相隔甚远,非常遥远。
贵耳(guì ěr)的意思:指对言辞严谨、高尚深奥的话语敏感,能够欣赏和理解高质量的言辞。
龟蒙(guī méng)的意思:指人的智力非常低下,愚笨无知。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举趾(jǔ zhǐ)的意思:举起脚趾,表示非常轻微的动作或小动作。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穷固(qióng gù)的意思:形容贫穷困苦,生活艰难。
三起(sān qǐ)的意思:指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连续出现三次。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诗卷(sh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气势磅礴的诗句或文章。
文成(wén chéng)的意思:指文章或事物的成就、完成。
吾人(wú rén)的意思:指自己或我们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在在(zài zài)的意思:表示频繁、连续地出现或存在。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作东(zuò dōng)的意思:指为客人做东,担待客人。
- 注释
- 思君:思念你。
一夕或三起:整夜或多次醒来。
诗卷:诗集。
贱目:谦称自己的目光。
卜居:选择居住地。
渊明:陶渊明。
田下噀:陶渊明在田间喷酒以示豪情。
相我于耜:与你一起耕田。
- 翻译
- 我整夜思念你,或者醒来三次,诗卷从何而来,映入我的眼帘。
突然怀疑是你的笑声透过秋窗传来,却未察觉你我之间隔着江山万里。
近来国内诗才出众者是谁,我的目光虽卑微,耳朵却渴望倾听贵人的诗篇。
如同被贬谪的仙人东山再起,杜甫也因你的诗名而看重衡阳的纸张。
我们本就身处困厄,怎能与俗世争锋,只愿隐居在山水之间。
何时能与你一起逃离尘世,选择在美景如画的地方居住。
我不做陶潜那样在田间喷酒的举动,而是效仿陆龟蒙和杜甫耕读生活。
即使写下文章,也不再追求封禅的荣耀,只愿与你一同耕田劳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思君一夕或三起”,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频繁思念,夜不能寐。接着,“诗卷曷从来眼里”暗示了诗人通过阅读友人的诗卷来寄托思念之情。
“骤疑笑语接秋窗,不悟江山隔吾里”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与友人欢笑交谈的情景,但现实却是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近来海内诗好谁,贱目可怜空贵耳”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诗坛的感慨,认为虽然诗歌才华横溢,但真正能触动人心的却不多,自己只能空自欣赏。
“谪仙既作东山称,杜陵亦贵衡阳纸”借用了李白和杜甫的典故,赞扬友人的诗才,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诗人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身处困境,无法像他们那样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何当与子弃兹世,卜居在在佳山水”,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远离尘世,隐居于山水之间的心愿。他不愿如陶渊明那样只是口头上说归隐,而是要付诸实践,过上躬耕田园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赵蕃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理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绮罗香·浦月窥檐
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屏里吴山何处。
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
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
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
青青原上荠麦,还被东风无赖,翻成离绪。
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
斜照带、一缕新愁,尽分付、暮潮归去。
步闲阶、待卜心期,落花空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