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原纪痛诗十八首选十·其二》
《中原纪痛诗十八首选十·其二》全文
清 / 杨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昔为迁客久,秋至便心惊。

月照洞庭水,夕来烟浪清。

三湘七泽鸿雁军声

国事皆因楚,从今用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军声(jūn shēng)的意思: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也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七泽(qī zé)的意思:指七个湖泊或水潭,用来形容地势湖泊众多。

迁客(qiān kè)的意思:指迁徙的人或群体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烟浪(yān là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象,也比喻战争或争斗中形成的浩大气势。

用兵(yòng bīng)的意思:指利用军队进行战争或作战的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杨圻所作的《中原纪痛诗十八首选十》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个人的迁客身份,借秋景抒发对国家时局的忧虑。"昔为迁客久,秋至便心惊",表达了诗人长期被贬谪的落寞心情,一到秋天就感到内心的震动,暗示了政治上的动荡不安。

"月照洞庭水,夕来烟浪清",通过描绘洞庭湖夜晚的宁静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月光下的湖面与远处的烟波,更显凄凉与寂寥。

"三湘与七泽,鸿雁杂军声",将视线转向远方,湘江和七泽之地,鸿雁的叫声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寓言了战乱四起,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国事皆因楚,从今再用兵",直指国家的困境源于楚地之事,暗示着战争的频繁和国家面临的危机。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杨圻

杨圻
朝代:清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自库中归翻书有感

身形厌老大,急以书自娱。

经史随手翻,于我皆不虚。

彼人骨已朽,今人复何如。

百年皆强营,圣贤岂非疏。

(0)

五思·其二

我思南涧水,秋雨涨白蘋。

但见禽鸟啼,少值城市人。

倚杖独照影,幽怀寄闲身。

潺潺泻尘旧,汩汩来清新。

濯缨江滨渔,洗耳颍阳真。

长安多飞埃,乃复在兹辰。

(0)

赠孙尉

人生贵相亲,风味入杯酒。

不在识面早,啸歌而握手。

乐哉唱酬富,且复知取友。

茫茫江湖道,屈指谁耐久。

吾行古赞州,溪山照窗牖。

是中得雅士,意气何深厚。

便合置青琐,谁云尚墨绶。

隐吏有子真,相望千载后。

冻雨古道长,微茫湿枯柳。

(0)

雪观晚步

山梅占残雪,晚色转幽径。

尘销水石润,所至集虚听。

僧窗话未圆,茗碗味初定。

澹泊岁寒心,浮空殷钟磬。

(0)

灵鹫道中

霜林落衰草,游子叹道途。

岂不念急景,冉冉尘务俱。

闲写僧寺幽,髣髴摩诘图。

风前鸿雁来,日下鸧鸹呼。

(0)

句·其三

僧釜菘分甲,渔篝蟹斗脐。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