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落 雁 亭 宋 /张 璪 千 古 南 谯 炳 地 灵 ,穿 云 雁 塔 自 层 层 。残 烟 落 日 荒 墟 上 ,父 老 相 传 落 雁 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地灵(dì líng)的意思:指土地的灵气,也用来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荒墟(huāng xū)的意思:指草木丛生、房屋废弃、人烟稀少的废弃地方。比喻荒凉、冷落、无人问津的景象。
老相(lǎo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显得老态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的样子。
落雁(luò y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南谯(nán qi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南面遇到困难或逆境时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勇气。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雁塔(yàn tǎ)的意思: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云雁(yún yàn)的意思:比喻人们分散在不同地方,相互之间难以联系或团结在一起。
- 注释
- 千古:历史悠久。
南谯:古代地名,今安徽滁州一带。
炳地灵:地势灵秀,富有生机。
穿云:直插云霄。
雁塔:多指古塔,因常有雁群飞过而得名。
自层层:逐层向上。
残烟:傍晚的余烟。
落日:夕阳。
荒墟:废弃的村落或遗址。
父老:年长的人。
相传:口耳相传。
落雁亭:传说中因大雁停留而得名的亭子。
- 翻译
- 千百年来,南谯之地灵气独特,
雁塔高耸入云,层层叠叠矗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千古南谯炳地灵"一句,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名胜的深刻感悟。"穿云雁塔自层层"则形象地表达了建筑的雄伟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心境。
接着,"残烟落日荒墟上"一句,以景物描绘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过往辉煌的留恋。末尾"父老相传落雁亭",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迹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后世传承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古迹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
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
管弦三数事,骑从十馀人。
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
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
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
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
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
彼此年将老,平生分最亲。
高天从所愿,远地得为邻。
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
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浙右称雄镇,山阴委重臣。
贵垂长紫绶,荣驾大朱轮。
出动刀枪队,归生道路尘。
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
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
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唐·白居易】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管弦三数事,骑从十馀人。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彼此年将老,平生分最亲。高天从所愿,远地得为邻。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浙右称雄镇,山阴委重臣。贵垂长紫绶,荣驾大朱轮。出动刀枪队,归生道路尘。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9667c68e9666a30353.html
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
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
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形骸潦倒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
犹有夸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
有双鹤留在洛中,忽见刘郎中依然鸣顾,刘因
辞乡远隔华亭水,逐我来栖缑岭云。
惭愧稻粱长不饱,未曾回眼向鸡群。
荒草院中池水畔,衔恩不去又经春。
见君惊喜双回顾,应为吟声似主人。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有喜从镇归朝之作,刘郎中
车骑新从梁苑回,履声珮响入中台。
凤池望在终重去,龙节功成且纳来。
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觞何必待花开。
尚书首唱郎中和,不计官资只计才。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
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
聚散但惭长见念,荣枯安敢道相思。
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未迟。
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