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东有山西有木,屋北十竿百竿竹,百竿千竿递明绿。
潇洒为君心,槎枒乃君骨。
有妇梅清臞,有子竹清越。
境所未得存以图,图成索我诗肠枯。
《偕隐图为佘明经题》【清·姚燮】佘君一枝山水笔,远夺荆关手中出。写照自写偕隐图,理法森严局法密。一折疏篱两三屋,屋南流溪静穆穆。屋东有山西有木,屋北十竿百竿竹,百竿千竿递明绿。夹竹掩映千梅花,溪光梅照山竹遮,竹枝潇洒梅槎枒。潇洒为君心,槎枒乃君骨。有妇梅清臞,有子竹清越。烟云往来鹤出没,吠犬鸣鸡散飘忽。妇操臼,儿读书,君自蓑笠携犁锄。此愿颇欲此生老,此境吾恐人间无。境所未得存以图,图成索我诗肠枯。我诗不能如君画笔好,犹能知君画意之所造。空山乾坤古无老,洗荡秋尘发春皎。枲棉可温粝可饱,眷属团圆长寿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4267c7152500d48657.html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槎枒(chá yá)的意思:形容船只在海上行驶时,像槎枒一样左右摇晃。
长寿(cháng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长久,活得长久。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发春(fā chūn)的意思:指男子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性欲勃发的现象。
吠犬(fèi quǎn)的意思:形容无事生非,找茬挑衅。
画意(huà yì)的意思:形容绘画作品或文字的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
画笔(huà bǐ)的意思:指绘画的工具,也可比喻具有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人才。
静穆(jìng mù)的意思:指环境宁静,氛围庄重肃穆。
荆关(jīng guān)的意思:指荆州和关中之间的边境地区,也泛指边塞之地。
眷属(juàn shǔ)的意思:指家属、亲属,特指军人的家人。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理法(lǐ fǎ)的意思:理法指的是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事务。
犁锄(lí chú)的意思:指耕犁和锄头,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穆穆(mù mù)的意思:形容山林的寂静、安宁。
飘忽(piāo 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行为不稳定,容易变化。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清越(qīng yuè)的意思:清新、明亮、高洁的样子或状态。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森严(sēn yán)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
山西(shān xī)的意思:指人的心地高尚、品行正直。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诗肠(shī cháng)的意思:指诗人内心深处的诗意和情感。
寿考(shòu kǎo)的意思:指人长寿且考取功名。
水笔(shuǐ bǐ)的意思:水笔是指用水作为笔墨的工具,比喻文字流畅、书写优美。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溪光(xī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溪流映照的光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
洗荡(xǐ dàng)的意思:洗刷净尽,彻底清除。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偕隐(xié yǐn)的意思:一同隐匿或隐退
写照(xiě zhào)的意思:描述事物的真实情况或特征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这首诗是对一幅名为《偕隐图》的山水画的赞美与解析。诗人姚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中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展现了画家佘明经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艺术构思。
画作以一枝山水笔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远夺荆关”的手法,展现出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布局严谨,层次分明,通过一折疏篱、两三屋、屋南流溪、屋东有山、屋西有木、屋北竹林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隐居环境。竹林与梅花相互掩映,溪水倒映着梅影与山竹,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竹与梅的形象分别象征着画家的心性和骨骼,而画中的妇人与孩子则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画面中还融入了自然界的动态元素,如来去的云烟、出没的鹤、吠叫的狗和鸣叫的鸡,这些细节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画中人物的生活场景被描绘得生动而真实,妇人捣衣、孩子读书,画家自己则穿着蓑衣、手持犁锄,展现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人姚燮对这幅画的评价极高,认为画作不仅技艺精湛,更深刻地传达了画家的创作意图。他赞美画中所呈现的空山、乾坤、古无老的意境,以及画中蕴含的自然与人文之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感叹于这种境界在现实世界中可能难以寻觅。
整首诗通过对《偕隐图》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画家佘明经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