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千缗断葛滕,醉眠谁道异为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初定(chū dìng)的意思:初次确定,初步决定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佞佛(nìng fó)的意思:指虚伪的人,假装虔诚的佛教徒。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顷月(qǐng yuè)的意思:顷刻、短暂的时间。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水莲(shuǐ liá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者举止优美、清丽如水莲一般。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饮酒后醉眠的情景,与世俗中的僧人形象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一饮千缗断葛滕”这一夸张的描述,展现了僧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同时也暗示了他与金钱的疏离。接着,“醉眠谁道异为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状态的独特见解,认为醉眠并非违背僧人的身份,反而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粘泥柳絮飞初定,出水莲花染不曾”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僧人的内心世界,柳絮和莲花分别象征着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纯净,强调了僧人虽处世但心如莲花,不受外界尘埃所染。
“寂寞信同千顷月,暄炎消尽满山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将僧人的内心比作广阔的月光,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清凉,体现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最后,“生平懒作逢迎事,佞佛何妨说未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或他人过于逢迎世俗之事的反思,认为佞佛(即虔诚地信仰佛教)是值得推崇的,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应尽力而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中种种现象的思考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
暂来城市意何如,却忆葛阳溪上居。
不惮薄田输井税,自将嘉句著州闾。
波翻极浦樯竿出,霜落秋郊树影疏。
想到家山无俗侣,逢迎只是坐篮舆。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家风本钜儒,吏职化双凫。
启事才方惬,临人政自殊。
地雄韩上党,秩比鲁中都。
拜首春郊夕,离杯莫向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