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柯》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伐 柯 先 秦 /诗 经 伐 柯 如 何 ?匪 斧 不 克 。取 妻 如 何 ?匪 媒 不 得 。伐 柯 伐 柯 ,其 则 不 远 。我 觏 之 子 ,笾 豆 有 践 。
- 注释
- 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
《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
匪:同“非”。
克:能。
取:通“娶”。
则:原则、方法。
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觏:通“遘”,遇见。
笾豆有践: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
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
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
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
- 翻译
-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近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
-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段文字描绘了古人生活中的两件重要事务:伐木和婚姻。"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表达了没有适当工具就无法完成工作的道理;"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则说明了古代婚姻中媒人的重要作用。这两句话通过比喻强调了在重要事情上必须依靠正确的方法或人。
接着的"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可能是表达了一种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才会达到目的。最后两句"我觏之子,笾豆有践"中的“我觏”可能指的是诗人自称,而“其子”则可能意味着后代或子孙。“笾豆有践”则是说家中有足够的食物,生活安稳。整体上,这段诗描绘了古人对生活、工作和家庭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大道理,展示了《诗经》中诗歌贴近民众生活和情感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传统礼仪和正确方法的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