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山居画》
《题山居画》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在山不识山,出山山在眼。

移之图画间,此意更萧散

依依倦鸟还,悠悠白云晚。

一笑澹忘言逍遥无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倦鸟(juàn niǎo)的意思:形容疲倦的鸟儿,比喻人疲劳不堪。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遥思(yáo sī)的意思:远远地思念、怀念。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静谧与生机。首句“在山不识山,出山山在眼”,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人在山中时对山的熟视无睹,而一旦走出山林,山景便映入眼帘,给人以全新的感受。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视觉上,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微妙变化。

接下来,“移之图画间,此意更萧散”一句,将山景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画作之中,进一步强调了山林之美超越了物质层面,它所蕴含的宁静与淡泊之意,在画中得到了更为深远的体现。这里的“萧散”二字,既描绘了画面的空灵与疏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依依倦鸟还,悠悠白云晚”两句,通过自然界的两种元素——归巢的倦鸟和飘荡的白云,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时间流逝的意境。倦鸟的回归象征着对家的渴望与归宿感,而白云的悠然则体现了自然界的无拘无束。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笑澹忘言,逍遥思无限”总结了整幅画面给予人的感受。一个淡淡的微笑,无需言语,就能传达出内心的满足与自在。逍遥自在的思绪,仿佛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限延伸。这不仅是对画中景象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拟秋狝应制

大狝行边辇路清,塞垣风紧峭寒生。

九天秋肃貙刘信,万帐宵岩虎卫兵。

上驷别群棚烙字,头鹅验获箭书名。

太平肄武军容盛,双纛黄龙矗幔城。

(0)

太湖口守风

泊舟罗步港,风势正喧豗。

白浪无人渡,青山似马来。

野香花信报,春色烧痕回。

隐隐祥符寺,遥听粥鼓催。

(0)

河北废寺

数尺荒沙没短垣,半弯秋水抱禅门。

空林叶落牛羊牧,曲径苔深鸟雀喧。

县铎仅存清响寂,断碑难认暮烟昏。

参天剩有孤松在,万斛洪涛泻古原。

(0)

题盘白山人月林清影图

凉气入疏林,秋光耿遥夕。

幽人起披襟,弄月吟寒碧。

岭上松风鸣,岩畔流云积。

何处啸鸾声,伫立情脉脉。

(0)

衢州经先文襄公故垒

故垒经行按旧图,功高耿邓想宏谟。

长驱敢死三千士,大捷先书廿八都。

刀剑于今变牛犊,穴巢终古绝狼貙。

后人枉说书能读,愧煞龙钟作腐儒。

(0)

题转庵上人小照·其一

少小亲戎马,征衣血溅红。

心灰百战后,身老万山中。

诗思满幽壑,灵光彻晓钟。

十年禅榻畔,前事悟真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