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白常趋石马汗,万青永护玉峰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清(dà qīng)的意思:指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局面。
鼎足(dǐng zú)的意思: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景命(jǐng mìng)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命运的景象。
丕显(pī xiǎn)的意思:形容声名显赫,威望极高。
丕承(pī chéng)的意思:丕承指的是承袭、继承。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戎衣(róng yī)的意思:指军装,也指战争。
三国(sā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声容(shēng róng)的意思:指声音和容貌。
世亲(shì qīn)的意思:世代亲近的亲戚关系。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王业(wáng yè)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的事业而奋斗,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工作。
五世(wǔ shì)的意思:五世代表了五代,指代时间的长久。形容某种传承或延续已久的事物。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元孙(yuán sūn)的意思:元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祖父和孙子两代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它也可以用来比喻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或血脉相承的传统。
肇基(zhào jī)的意思:指开始建立基础,奠定基石。
- 鉴赏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弘历)对昭陵的拜谒之作,昭陵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诗中以宏大的历史视角,赞美了清朝的开创之功,将清朝与三国鼎立的历史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先祖开创伟业的敬仰之情。
首句“丕显丕承王业昭”直接点明了主题,赞扬了先王的显赫功绩和继承者的伟大成就。接下来的“肇基景命大清朝”则进一步阐述了清朝建立之初的辉煌景象和神圣使命。
“那同鼎足分三国,可拟戎衣定一朝”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清朝与三国时期的复杂政治格局相比较,强调了清朝统一全国的壮举,如同古代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戎装定局一般,展现了清朝统一中国的伟大历史意义。
“两白常趋石马汗,万青永护玉峰标”描绘了陵墓周围的景象,象征着后人对先祖的尊敬与纪念,两旁白色的石马象征着忠诚与守护,万青则代表了永恒的绿色,寓意着陵墓永远被青翠环绕,象征着对先祖的永久怀念。
最后,“元孙五世亲陈奠,僾忾声容未觉遥”表达了对先祖的深切怀念,即使时间流逝,子孙后代仍然亲自祭奠,先祖的声音和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体现了对先祖的深厚情感和崇敬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对先祖的缅怀,展现了清朝开国之君的伟大功绩,以及后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湘客见访留饮有作
岿然苕上翁,齿豁发且皤。
晚境天所阢,迍邅理云那。
辟纑室无人,孤绝成头陀。
无棠复谁念,叩盆不能歌。
食子久已亡,一恸如西河。
收子仅髫龀,析薪斯负荷。
莓莓东郊田,莨莠侵其禾。
无以具饘粥,谋生策如何。
余也厌嚣尘,城隈辟行窝。
手把种树书,自比郭橐驼。
消寒有成约,翁今刺船过。
旧游复旧游,亭馆聊婆娑。
人生信如寄,日月东逝波。
非金亦非石,焉能保不磨。
万事姑置之,勉尽金叵罗。
心为忧患撄,所失良已多。
我言翁曰然,渥赭颜徐酡。
绳床澹无梦,西风撼庭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