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以实相见,勿问山与石。
若以山石观,镇州之□卜。
大愚胁下拳,临济捧头血。
灯灯遽遽传,非山亦非石。
柏树(bǎi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曹溪(cáo xī)的意思:指人们不顾个人得失,坚定地追求正义和道义。
大愚(dà yú)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思维糊涂,不明事理。
大生(dà shē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有出息。
顶礼(dǐng lǐ)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敬意,用最恭敬的方式向对方致敬。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鹫山(jiù shān)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具有卓越的才能和能力。
遽传(jù chuán)的意思:迅速传播或传递消息
灵鹫(líng jiù)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敏锐的人。
摩天(mó tiān)的意思:摩天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也可以比喻雄心壮志、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盘陀(pán tuó)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动作迟缓。
青州(qīng zhōu)的意思:指冷静、沉着、镇定的状态或态度。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屎橛(shǐ jué)的意思:指无知、无能、没用的人。
实相(shí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际情况。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盘陀石(pán tuó shí)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坚固不可摧毁。
乾屎橛(qián shǐ jué)的意思:指极为贫穷、困苦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以奇特的构思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佛法的深刻思考。诗人将“山”、“石”、“人”、“法”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世尊灵鹫山,坐下盘陀石”,开篇即以佛教圣地灵鹫山和佛陀坐下的盘陀石为引子,暗示了佛法的崇高与庄严。接着,“宋帝如如山,曹溪坠腰石”,将历史人物宋帝与佛教圣地曹溪相联系,通过“如如山”与“坠腰石”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
“惭愧阴那山,赤蕨大生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通过“惭愧”二字,表达了对自身行为与佛法追求之间的反省。而“须以实相见,勿问山与石”,则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在真实的重要性,反对仅仅依赖外在形式或表面现象来理解事物。
后半部分,“青州衣七升,柏树乾屎橛”,通过比喻的方式,讽刺了那些徒有虚名、缺乏实质的人或事物,强调了内在价值和实际成果的重要性。接下来,“大愚胁下拳,临济捧头血”,运用典故,进一步探讨了智慧与勇气、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修行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困难。
最后,“稽首夜摩天,顶礼惭愧法”,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自我反省的重视,同时“灯灯遽遽传,非山亦非石”则寓意着佛法的传承与弘扬,以及超越表象、直达本质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石”等自然元素的象征性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生、佛法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表达,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长舟走浮梁,双桨如鸟羽。
今日复何日,欣然慰羁旅。
所忻遇我公,使节还天府。
文章为冠佩,仁义作干橹。
铿锵烛下咏,脱略酒边舞。
顾惭蜀严幕,宾客非杜甫。
寒生临清关,白日欲亭午。
淹留当异途,踌躇起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