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饯 王 晙 巡 边 唐 /李 隆 基 振 武 威 荒 服 ,扬 文 肃 远 墟 。金 坛 申 将 礼 ,玉 节 授 军 符 。免 胄 三 方 外 ,衔 刀 万 里 余 。昔 时 吴 会 静 ,今 日 虏 庭 虚 。分 阃 仍 推 毂 ,援 桴 且 训 车 。风 扬 旌 旆 远 ,雨 洗 甲 兵 初 。坐 见 台 阶 谧 ,行 闻 袄 祲 除 。檄 来 虽 插 羽 ,箭 去 亦 飞 书 。舟 楫 功 须 著 ,盐 梅 望 匪 疏 。不 应 陈 七 德 ,欲 使 化 先 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插羽(chā yǔ)的意思:指在他人事务中多嘴多言,干涉过多,给人带来困扰。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飞书(fēi shū)的意思:指消息传递迅速,传闻迅速传播。
分阃(fēn kǔn)的意思:分开界限,划分阶层或界限
化先(huà xiān)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先行做一些准备工作,以便事情能够顺利进行或成功。
荒服(huāng fú)的意思:指衣冠不整,形容人的仪表不整洁。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将礼(jiāng lǐ)的意思:指对待客人或他人时,以礼待人、礼貌周到。
节授(jié shòu)的意思:谦虚有节制地接受教诲或指导。
金坛(jīn tán)的意思:指得到贵人的庇佑,获得好运或者成功。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军符(jūn fú)的意思:军队的标志物或证件,也指军队的统帅权力。
虏庭(lǔ tíng)的意思:虏庭是指被俘虏的敌方将领在胜利者的庭院中执事,比喻被迫为敌人效力。
免胄(miǎn zhòu)的意思:免去战争中的战士们所穿的盔甲,比喻不必承受辛苦和危险。
七德(qī dé)的意思:指人的七种美德,即仁、义、礼、智、信、勇、忍。
三方(sān fāng)的意思:指三个方面或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台阶(tái jiē)的意思:指在行动或思考中逐步提升或进步。
推毂(tuī gǔ)的意思:指推动车辆或物体。
武威(wǔ wēi)的意思:指用武力来威慑他人,使其不敢轻易违抗或抵抗。
吴会(wú huì)的意思:指吴国的会议,也泛指会议。
洗甲(xǐ jiǎ)的意思:洗净战甲,准备战斗。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盐梅(yán méi)的意思:指盐和梅花,比喻事物的矛盾性质或者不相称的事物。
扬文(yáng wén)的意思:赞扬文学作品或文人的才华。
扬旌(yáng jīng)的意思:扬旌是指高举旗帜,表示昂扬奋发的意思。
应陈(yìng chén)的意思:应陈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应该回答问题或者接受批评。它强调了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勇于回应,而不是回避或逃避。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援桴(yuán fú)的意思:指用手拿着木棍或者其他东西来支撑住正在倒塌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以防止其倒塌。
振武(zhèn wǔ)的意思:振奋威武,充满战斗精神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 翻译
- 振武威震慑边疆,弘扬文德肃清远方。
在金色祭坛上重申将领礼仪,授予玉节以领军令。
脱下战甲于边境之外,佩刀远征万里之遥。
昔日吴越之地安宁,如今敌人的庭院空虚。
分派将领如同推车前行,鼓舞士气如同教导驾车。
风中飘扬的旗帜显示远征,雨后洗净的兵器准备战斗。
静坐可见台阶安宁,行进间听说邪气消除。
命令即使插上羽箭快速传递,箭矢飞射也如书信传达。
水陆战功不可忽视,盐梅之才期待施展。
并非列举七种美德,而是期望教化先普及开来。
- 注释
- 振武:显示武力,威慑。
荒服:边远地区。
金坛:神圣的祭坛。
玉节:象征权力的玉制令牌。
衔刀:佩带武器。
祅祲:迷信中的不祥之气。
檄:古代官方文书。
羽:箭羽,表示快速传递。
盐梅:比喻人才,也可指治理国家的策略。
七德:古代儒家推崇的七种美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事领袖在边疆巡视的壮观场景。开篇“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表明领袖以武力征服了边陲之地,同时也弘扬了文化教化,使得遥远的地方也受到了文治的影响。
接下来的“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则展示了领袖在军事上的严谨与庄重,他通过金坛进行祭祀以示敬意,并且亲自颁布玉制给予军队指挥官,以此显示出对军事的高度掌控。
“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馀”描绘了领袖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他不仅身穿盔甲,而且还能跨越千里之远,口中衔着利刃,展现出无畏的武将风范。
“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则是对比,昔日可能有过和平的集会,而今天却是外敌侵袭导致的荒凉。领袖面对这样的局势,展现了他的英明与果断。
“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表达了领袖在战事上的细致考虑,他不仅关注大局,而且还注意到战车的维护和驾驭,这些都是军事行动中不可或缺的细节。
“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则是对战争场面的一种描绘,旗帜在风中飘扬,雨水清洗着铠甲与兵器,彰显出即将开始的战役气氛。
“坐见台阶谧,行闻祅祲除”领袖甚至能在休息时观察到建筑物的微小变化,在行动中也能听懂自然界的声音,这种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是军事家必备的素质。
“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则展现了即便是在敌对的情况下,领袖依然能够通过箭矢传递信息,显示出他在危机中的冷静与智慧。
最后,“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表达了领袖对于战争成果的关注以及对未来战略布局的期待,他希望能够有所成就,而不是空耗资源。
整首诗通过对领袖巡边过程的细致描写,展现出军事统帅的英明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领导者的崇高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方参议用前韵记尝过余石林次韵答之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
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
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
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
夜听莫抚干弹琴流水操
故山不在眼,远想流水声。
佳人南风手,起我涧谷情。
十载厌鼙鼓,嚣尘乱鸣钲。
萧然洗病耳,为鼓一再行。
度险微断续,奔前忽琮琤。
凄风拉远响,薄月当微明。
乱石拱高下,回环亦峥嵘。
吾归正自尔,猛士方西征。
年少勇过我,犬羊膻王城。
请更平戎操,尽扫洛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