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猿鸟清,曾向此中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友 人 归 袁 州 唐 /张 乔 袁 江 猿 鸟 清 ,曾 向 此 中 行 。才 子 登 科 去 ,诸 侯 扫 榻 迎 。山 藏 明 月 浦 ,树 绕 白 云 城 。远 想 安 亲 后 ,秋 风 梦 不 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亲(ān qīn)的意思:照顾亲人,照料家属。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扫榻(sǎo tà)的意思:指拂去床上的尘土,比喻清除害羞、犹豫、顾忌等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远想(yuǎn xiǎng)的意思:远离现实,思考遥远的事物;追求理想,超越现实。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注释
- 袁江:古代河流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猿鸟:猿猴与鸟类,泛指山林间的动物。
清:形容声音清晰、清脆。
曾:曾经。
此中:此处,这里。
行:行走,步行。
才子:有才华的人,常指文采出众者,此处特指科举高中之人。
登科:在科举考试中及第,即考中进士等功名。
去:离开。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这里比喻地方官或有权势的人物。
扫榻迎:打扫床榻以示欢迎,形容极为热情的接待。
山:山脉,山峦。
藏:隐藏,蕴含。
明月浦:明亮月光下的水边地带,此处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宁静河湾。
树:树木。
绕:环绕,围绕。
白云城:云雾缭绕的城池,描绘出一幅云雾与树木相互映衬的优美城市景象。
远想:遥想,对远方人事物的设想或怀念。
安亲:使父母安好,此处指才子考中科举后回家孝敬父母。
后:之后,表示时间顺序。
秋风:秋天的风。
梦不惊:美梦不会被惊扰,象征生活安定、心境平和。
- 翻译
- 袁江边猿鸟声清脆,我曾在此地漫步前行。
才子高中及第离去,各地诸侯皆热情相迎。
明月照亮山间静谧之浦,树木环绕着白云缭绕之城。
遥想你安顿亲人之后,即使秋风吹过,美梦也不会被惊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时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袁江猿鸟清,曾向此中行",开篇便以清澈的袁江水和猿鸟鸣叫,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与朋友共游过的地方,增添了一份亲切感。
接着"才子登科去,诸侯扫榻迎",描述了朋友考取功名离别的情景。"才子"指的是考试中选出的杰出人才,而"诸侯扫榻迎"则形象地表达了其在官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和前途无量。
下一句"山藏明月浦,树绕白云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袁州的美丽风光。这里的"明月浦"和"白云城"不仅是景物的具体描述,更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远想安亲后,秋风梦不惊",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便身处远方,也希望朋友能够平安,并且在秋风中,即使是在梦里,也不会感到惊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友人的离别,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诗人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应制和蔡孚偃松篇
大厦已成无所用,唯将献寿答尧心。
哭同舍崔员外
却到同游地,三年一电光。
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祭罢泉声急,斋馀磬韵长。
碧天应有恨,斜日吊松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