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老繁华尽,山深雪满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山林中的雪景,以及在这样环境下茅屋中人的内心世界。邵宝以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
“冬老繁华尽”,开篇即点明季节与环境,冬日已至,万物凋零,繁华不再,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山深雪满林”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景象,深山之中,大雪覆盖,林木银装素裹,一片洁白,展现出冬日山林的纯净与宁静。
“潇然茅屋下”,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一处简朴的居所——茅屋。一个“潇然”二字,不仅描绘了茅屋的外观,更赋予了其一种超然脱俗的气息,仿佛这间小屋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静静地存在着,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
“千古岁寒心”,则是对居住于此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岁月流转,四季更迭,但心中的那份坚守与坚持,如同冬日的寒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这里的“岁寒心”,象征着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是对古人“岁寒三友”(松、竹、梅)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山林的雪景和茅屋中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坚韧意志的赞美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其二
小童荷锸来,亟亟命芟弃。
姑息勿如前,丛生任其炽。
势盛欲拔之,甃石胥受累。
窗前留不除,茂叔取生意。
虽存博爱心,终有滋蔓忌。
况夹蒺藜生,何可疏防备。
不忍剪伐严,将遂纵横志。
转瞬春雷鸣,如指已成臂。
庭变荆棘林,非种还为祟。
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
斩刈叹已迟,著体皆芒刺。
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
姑息祸之媒,优柔害之使。
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
如疑未必然,是我曾亲试。
慈孝引
人生天地间,慈孝本皆同。
孝者少能尽,慈者多有终。
所以古今人,慈心过孝衷。
因思古孝子,姓氏岂冥濛。
舜帝与闵子,自古所推崇。
王祥孝其母,黄帝孝其翁。
孝者殊落落,慈者竟充充。
非可率尔行,天性出乎中。
慈心涧中水,孝心树杪风。
树风摇有息,涧水流无穷。
定评慈与孝,二语为至公。
是故慈母恩,罔极似苍穹。
哀哀我慈母,莫报劬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