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卜林(bǔ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稀少、稀缺或者人才罕见。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尘机(chén jī)的意思:指尘土飞扬,机械运转的样子。形容事物运动或活动时繁忙而快速。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僧供(sēng gòng)的意思:指尊敬佛教僧人供养香火和物品。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香积(xiāng jī)的意思:指香气浓郁、香味扑鼻。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幽趣(yōu qù)的意思:幽默有趣的意思。
菩提树(pú tí shù)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或智慧。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光孝寺内宁静祥和的氛围。首句“雨叶菩提树”,以雨水滋润下的菩提树起笔,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成长。接着“天花薝卜林”一句,借由花落如天降之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薝卜林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清幽与神圣。
“尘机方外息”点明了在寺庙这一方净土中,世俗的烦恼得以暂时放下,心灵得到了宁静的休息。“幽趣静中深”则深化了这种内心的体验,静谧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趣味。
“野色连香积,秋声杂梵音”两句,将自然景色与寺庙的梵音巧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与宗教信仰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野色与香积相接,秋声与梵音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最后,“随缘僧供里,余亦长禅心”表达了诗人对随缘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僧侣供养中的心灵成长。通过与僧侣的生活接触,诗人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与提升,禅心得以增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光孝寺内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睦州青溪渡
天阔衔江雨,冥冥上客衣。
潭清鱼可数,沙晚雁争飞。
川谷留云气,鹈鹕傍钓矶。
瓢零江海客,欹侧一帆归。
甲子岁书事
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
犒功椎万牛,募勇悬千帛。
武士日曳柴,飞将竞执馘。
喜气迎捷书,欢声送羽檄。
天兵日雄强,桀犬稍离析。
贼臂既已断,贼喉既已扼。
乐祸但鲸鲵,同恶为肘腋。
小大势难侔,逆顺初不敌。
违命固天亡,恃险乖长策。
虿毒久萌牙,狼顾非日夕。
礼貌忽骄狂,疏奏遂指斥。
动众岂佳兵,含忍恐无益。
鸿恩既已孤,小效不足惜。
腐儒一铅刀,投笔时感激。
帝阍不敢干,恓恓坐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