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气(bà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现出强大、威严、不可匹敌的气势。
僭盗(jiàn dào)的意思:指侵占他人的权利、地位、财物等,进行非法篡夺或抢夺。
昆冈(kūn gāng)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形容山势高耸陡峭。
陵夷(líng yí)的意思:陵夷指的是推翻、摧毁,特指推翻暴政、消灭恶势力。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原(qiū yuán)的意思:秋天的原野,指秋季大地辽阔、丰收的景象。
雄图(xióng tú)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计划或雄心勃勃的事业。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原庙(yuán miào)的意思:指祖庙、始祖庙,也可指古代帝王的祖庙。
- 注释
- 杨徐:指杨广和徐敬业,隋唐时期的人物,此处代指篡位者。
僭盗:超越本分、窃取权力。
雄图炽:野心勃勃,气焰嚣张。
高吕:高祖(刘邦)和吕后,汉朝开国君臣。
陵夷:衰落,衰败。
霸气阑:霸权衰微。
昆冈: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象征着帝王之气。
龙虎:比喻帝王气象或英雄豪杰。
千秋原庙:长久的皇家宗庙,用来祭祀历代祖先。
衣冠:古代帝王和贵族的服饰,代指他们的象征。
- 翻译
- 杨徐篡位野心膨胀,高吕衰落霸权不再。
昆冈仍有龙腾虎跃之势,千年宗庙供奉着历代君王的衣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扬州杂咏七首》中的第七首。诗中,晁补之以历史典故来描绘扬州的兴衰变迁。"杨徐僭盗雄图炽"暗指隋朝杨广(杨广篡夺帝位,建立隋朝,后因暴政导致灭亡)和唐朝初期的徐敬业叛乱,他们一度权势显赫。"高吕陵夷霸气阑"则借高祖刘邦(吕后之夫,汉朝开国皇帝)的衰落,象征着扬州昔日的繁华不再,霸气已逝。
"犹有昆冈作龙虎"中的昆冈,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昆吾山,这里比喻扬州仍有某些遗迹或精神象征,如同龙腾虎跃,显示出不屈的历史底蕴。"千秋原庙奉衣冠"则是对扬州历史上那些英雄人物的敬仰,即使岁月流转,他们的功绩和衣冠仍被后人供奉在原庙之中,表达了对扬州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扬州的兴衰,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扬州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平山堂杂咏
镜川经几曲,舣棹陟山蹊。
兰若真殊绝,曾邀太白题。
岩松无偃盖,一一欲干霄。
禹贡还堪验,维扬厥木乔。
江南山尽下,淮北野无边。
胜地谁名此,欧阳两字传。
玉梅香已发,天竺红且茜。
冀北盆中珍,寻常烟野见。
齐谐以蜀传,茗叶未抽全。
且就携来种,试烹第五泉。
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诗韵
圣人致熙皞,凤麟在郊棷。
而犹所无逸,巡方民隐剖。
於今四十年,盛典未行久。
藐予蒙业安,负扆为元首。
绳武仰仁皇,承欢奉慈母。
逋赋二百万,蠲除惠农亩。
乘春发行旌,皮轩道游后。
减从敕羽林,修职戒典守。
闾阎期不惊,比户相睦友。
馀暇寄山水,智乐仁者寿。
兹来匪豫游,前徽勉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