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不自昧,付之耕凿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所(ān suǒ)的意思:指心安处,安身立命之所。
放浪(f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复课(fù kè)的意思:恢复正常的上课状态
耕凿(gēng záo)的意思:耕,指耕种农田;凿,指挖掘沟渠。比喻勤勉工作,刻苦耐劳。
经训(jīng xùn)的意思:经过教训和磨练,使人有所成长和进步。
课儿(kè ér)的意思:指事情或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林薄(lín bó)的意思:指人口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民有(mín yǒu)的意思:指人民共同拥有的财产、权益。
秋凉(qiū liáng)的意思:秋天的凉爽。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夙昔(sù xī)的意思:夙昔指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时间段,也指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遂怀(suì huái)的意思:遂怀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理解、领会、明白。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的作品《水南别业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在田园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追求。
首句“夙昔爱林壑,遂怀泉石居”,诗人自述早年就钟情于山林溪谷,心向往之,渴望能在此处栖息。接着“下焉安所适,上焉荷唐虞”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心境。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高尚的情操,就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如同古代圣贤所倡导的治国理念一般。
“无穷毕日欢,耻与放浪俱”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随波逐流、放纵自我。这种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修养的生活方式,使他感到自豪和满足,不屑于与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为伍。
后半部分“此意不自昧,付之耕凿馀”表明诗人将这份追求融入日常的农耕生活中,通过劳作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最后,“秋凉入林薄,时复课儿书”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秋天的凉意让人心旷神怡,他时常教导孩子读书,传递知识和智慧。
“先民有遗诏,经训乃菑畬”则以历史先贤的教诲作为结尾,强调了学习古代典籍的重要性,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对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七
鸿钧大气力,日夜转范模。
赋予有定形,不与万变俱。
君看三春时,动植纷万殊。
一气自结束,谁与施粉朱。
人生况知识,均此造化垆。
岂是风火煽,假合成形躯。
恋恋千岁药,莽莽三生涂。
从渠梦幻论,袖中得玄珠。
偶阅渊明开岁古诗因和其韵
开岁倏五十,陶翁感浮休。
我生苦后陶,夜梦从之游。
大块无停机,岁月去如流。
弃家客东安,泛泛双浮鸥。
羲轩古主人,中古称旦丘。
大伦具五常,大法列九畴。
寥寥向千载,孤唱绝众酬。
藐然愧前哲,中路肯止不。
逝言晚闻道,恻恻怀长忧。
廓落八纮内,俛仰吾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