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发青(fā qīng)的意思:指由于受到惊吓、恐惧、羞愧等原因而脸色变得苍白。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士林(shì lín)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的人才。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竹轩内竹子的高洁与生机勃勃之景。诗人以“森森高节劲深深”开篇,生动地刻画了竹子挺拔坚韧的形象,竹节之“深”不仅指其生长环境的幽深,也暗喻了竹子内在品质的深厚。接着,“绿发青衫万士林”一句,将竹子比作“万士林”,形象地展现了竹林的繁茂与生机,同时也赋予了竹子一种君子般的气质,如同穿着青色衣裳的士人,充满智慧与风骨。
“应是主人看不足,就中谁解作龙吟。”这两句则表达了对竹子独特魅力的赞叹。主人之所以对竹林流连忘返,是因为竹子不仅外在形态引人入胜,更因其内在的韵律与精神,仿佛能发出龙吟之声,触动人心。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的声音比喻为龙吟,既表现了竹子的清越之声,又暗示了竹子所蕴含的高远境界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深刻融合的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